•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一个山村的幸福变迁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7-28 字号: 收藏文章

  大山深处,云腾雾绕,一辆银灰色的越野车正沿着西洋江旁的山路蜿蜒前行,刚进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八渡瑶族乡合塘村合塘屯,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屯内巷道、错落有致的农家楼房,村子周边种满了甘蔗,远处有成片的油茶林,隐约还能看见群众在地里干活。

  合塘村位于八渡瑶族乡西南部,属“十三五”贫困村,也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全村辖4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83户1302人,其中贫困户122户550人,2015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为42.24%。

  “家里种植甘蔗18亩左右,今年卖了67吨左右,仅甘蔗产业就有3.49万元收入。”正在甘蔗地里忙着剥叶的脱贫户韦忠仕介绍,他家有5口人,两个孩子还读书,老人身体不太好,农闲时自己出去打工,留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全村有166户种植甘蔗,2020/2021年榨季全村糖料蔗产量7839吨,产值407.28万元。”该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李亨介绍,村里好多楼房都是种甘蔗“种出来”的。

  “小时候,全村都是住茅草房,后来才是泥瓦房、砖瓦房,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砖混楼房了。”说起村里房子的变迁,老支书岑正芳满是感慨。

  “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下雨天出门一身泥,一脚下去稀泥直接没过脚踝,去一趟县城,来回折腾8个多小时。”岑正芳苦笑着说,因路途遥远,又没有好的道路,运输成本高,没人来收购农产品!

  “近年来,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先后对四个屯实施通屯道路硬化工程,目前全村四个屯都通了硬化路。”该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李亨说,现在,道路交通更加便利,富民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家里还种了油茶林25亩左右,去年村里还按每斤8元收购了我家2000斤茶籽。”韦忠仕面带笑靥地说,家里的三层楼房就是靠发展产业建起来的。

  据悉,合塘村种植油茶历史悠久,但由于地处偏僻,群众种植的茶油无法外销。为提高群众收入,增强群众获得感,村“两委”经调研考察,投资15万元,盘活原村部小学闲置场地,购买油茶加工设备,收购村民茶籽,经加工后的茶油深受市场欢迎。

  “去年总共收购茶籽2万斤,加工后,茶油有5000多斤,茶枯1.26万斤,产值约21万元。”李亨书记说,下一步将注册合塘村油茶商标,并加大投资新建标准化的油茶加工车间,完善油茶产业链条,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路通产业兴,百姓钱袋子鼓了。八渡瑶族乡还整合扶贫资金,给全村4个屯安装130杆太阳能路灯,4个屯全部实现集中供水,完善村卫生室,配齐村医,修缮村部,配齐村部办公设施设备。经5年的艰苦奋战,于2020年底,合塘村摘掉了贫困村“穷帽子”,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时光荏苒,如今的合塘村从闭塞落后到四通八达,从基本温饱到小康……在这山清水秀的村落里,群众正用自己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