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6月26日上午,临高县东英镇文英村种植的“超优千号”杂交水稻迎来测产验收,试验示范片平均亩产904.43公斤,创琼北水稻单产最高纪录,完成早造亩产量预期目标。
这是由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织实施,已故的袁隆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副院长曹兵主持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琼北试验示范点。示范项目设计早造亩产量达到1800斤,晚造亩产量达到1200斤,双季亩产量达到3000斤。
当天,由海南省种子总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实割测产。专家组从示范片随机选取3块500平方米以上代表性强的田块用收割机实割测产,第一块田实割面积0.82亩,共收干谷773.54公斤(按标准含水量13.5%计),折合平均亩产943.35公斤。第二块田实割面积0.9亩,共收干谷796.26公斤(按标准含水量13.5%计),折合平均亩产865.50公斤。“考虑到昨天下雨和机损的原因,我们剔除了第三个点。”测产专家组组长、省种子总站研究员符海秋说。试验示范片平均亩产904.43公斤,创琼北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这个项目的任务目标是双季杂交水稻亩产3000斤,这意味着早造要达到亩产900公斤,晚造要达到亩产600公斤。按照这个要求,这个示范点今年早造完成了任务指标。”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孟卫东表示,临高是一个种粮的大县,有制种的基础,水稻种植的管理水平和土壤条件比较好,对完成任务指标具备一定的条件。接下来,项目将继续晚造试验任务,争取晚造要达到亩产600公斤。
该示范点是继三亚水稻公园示范点亩产1004.84公斤、崖州坝头示范点亩产926.5公斤,乐东黄流示范点亩产915.07公斤之后,第四个早造亩产量超过900公斤目标的试验示范点,也是北部第一个早造实现亩产超过900公斤的试验示范点。
下一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将立足于海南特色产业及本院科技优势,重点打造“一网两核N基地”,与临高县开展院县合作,共同推进临高农业提质增效。晚造项目组将在海南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设置10个试验示范点,努力攻克亩产600公斤目标。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