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天津“六个坚持”助力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4-22 字号: 收藏文章

  天津市紧扣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主线,坚持完善组织领导、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智力支援、社会参与等机制,确保帮扶政策措施持续跟进、力度不减,助力结对地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坚持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一是持续强力推动。专题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制定助力结对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

  二是持续保持态势。继续发挥人才支援、产业帮扶等专项工作组的作用,完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专项工作组专责推动、各成员单位各区主责落实的工作机制。根据结对关系优化调整方案,加强工作衔接,做好项目资产交接。对继续结对的地区,保持帮扶政策措施持续跟进、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三是持续跟进督导。坚持完善援受双方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修订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将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成效评价考核结果纳入各区和相关市级部门年度绩效考评。

  二、坚持完善产业合作机制

  一是在特色产业扶持上提档升级。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扶持产业项目力度,以助力种养业提升行动为重点,推动已建成特色帮扶项目提档升级。加大对口地区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扶持力度,帮助发展特色林果、民族手工、科技大棚等特色产业项目。围绕打造旅游专列、航班专线,帮助建设文化旅游村、培育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等。

  二是在龙头企业引育上提档升级。设立产业扶持资金,持续深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在甘肃、新疆和田等重点帮扶地区打造“羊产业”基地。持续深化“津企陇上行”等品牌活动,用好天津有关大型展会平台,加大结对地区产业宣介力度,鼓励引导企业到结对地区参与产业发展。

  三是在园区载体共建上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东西部园区共建机制,推动结对地区加强产业园区载体的统筹规划和提升建设,支持已建成园区完善配套、提升能级,更好支撑结对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三、坚持完善劳务协作机制

  一是持续深化稳岗就业。落实减税降费、以工代训等用工企业政策,细化完善西部地区务工人员在津交通、生活、培训、子女教育补贴等政策措施,优先安置优秀务工人员落户。定期开展暖心关爱行动,切实把西部地区脱贫劳动力稳在天津。

  二是持续深化就近就业。鼓励支持市场经营主体吸纳就业,确保财政援助资金扶持的产业项目、引进落地的龙头企业为脱贫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延续扶贫车间支持政策。继续支持结对地区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等帮扶项目建设和管护中开展以工代赈,帮助开发乡村公益岗位。

  三是持续深化输转就业。进一步完善东西部劳务协作对接机制,加大有组织劳务输转力度。允许符合条件的结对地区生源报考“三支一扶”相应岗位,组织国有、民营大中型企业加大岗位开发力度,鼓励结对地区劳动力来津就业。

  四是持续深化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培训补贴政策,提高在职农民工培训补贴标准,鼓励在津务工结对地区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市、区)探索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组织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

  四、坚持完善消费帮扶机制

  一是围绕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特色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引进专业化团队,围绕农特产品加工工艺、包装设计、产品赋值等,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在助力结对地区发展地域特色、绿色优质、有机农产品方面持续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二是围绕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帮扶力度。鼓励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载体建设,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大型农贸市场等市场主体与结对地区特色产业、优质产品精准对接,打造产地与消费地有效联接的产销对接链。

  三是围绕推进平台建设发掘市场潜力加大帮扶力度。举办“津城献爱心 消费助振兴”系列展示展卖活动。持续推动农特产品运营平台载体和专柜、专馆、专区建设。加大结对地区电商人才培育培训力度,支持结对地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

  五、坚持完善智力支援机制

  一是推动干部人才交流常态化。持续深化互派干部挂职、学访培训、实地调研等交流工作。优先选派教育医疗、基层治理、园区建设、产业技术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各类人才到结对地区参与乡村振兴。

  二是推动教育医疗帮扶经常化。支持结对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提升改造,深化中小学和幼儿园“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持续开展“组团式”支教,加大“讲师团”送教送培力度。落实定向培养协议,继续办好对口支援宏志班、内高班、内职班。继续加大对国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支持力度,支持结对地区教育教学数字资源研发和共享平台建设。深化“组团式”“院包科”“师带徒”医疗帮扶模式。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帮扶模式,拓宽远程诊疗覆盖面。

  三是推动农业科技帮扶精准化。实施“科技帮扶提升”工程,推广“科技特派员+项目+示范基地”模式,将科技服务精准导入良种引育、精深加工、检疫检测等产业全链条。探索“互联网+”科技帮扶新模式,持续推广“津科帮扶”科技平台。

  六、坚持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持续用力。

  二是发挥公益活动聚合效应。持续关爱结对地区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引领行业商协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天津“协作献爱心 共圆中国梦”公益行动计划。

  三是接续推进多领域交往交流交融。持续巩固拓展“结对认亲”成果。持续推进乡镇、村村帮扶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国有企业、科研院校、社会组织、民主党派组织、文艺团体等,开展调查研究、访学交流等活动。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