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黔江:就业扶贫托起劳动者的幸福明天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12-25 字号: 收藏文章

  “十三五”以来,黔江区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强素质,持续拓宽劳动者就业增收门路,一大批贫困劳动者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目前,黔江区已累计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11.3万人次,开展贫困人员培训11692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8078人次。2020年,实现了贫困劳动力转移稳岗就业21392人,发放贫困人员跨区域交通补贴13167155万元。 

  走出去 深化鲁渝劳务协作 转移就业助增收

  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根,实施精准就业扶贫,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近日,黔江区人社局在黔江区城南街道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行渝鲁劳务扶贫协作专场招聘会,来自山东日照和黔江区的30多家企业提供了近500个岗位供求职者选择,有效为当地贫困群众搭建了就业平台,拓宽了就业渠道。 

  新华乡梨子村村民陈清友,上有80多岁的婆婆,下有两个女儿面临升学,急需用钱,老公身体也不好,不能上班,家里十分困难。 

  今年2月,陈清友通过黔江区人社局组织的“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点对点”转移输送到山东日照市美佳科苑食品加工厂二工场螃蟹加工车间。靠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她夜以继日地坚守在一线岗位,很快就成了车间的熟练工,日工资达到了150余元。 

  “感谢政府有这样的好政策,让我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让家里日子越来越好。”陈清友激动地说,“我现在每个月能拿4000多元钱,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小孩也能如愿进入大学了!” 

  事实上,像陈清友这样通过走出去实现就业,摆脱贫困的还有很多。近年来,黔江区人社局加大黔江——日照两地劳务协作,助力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脱贫。疫情期间,通过外地厂车接、组织包机、包车送等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了从家门-车门-厂门的有序转移就业。在组织贫困人员到山东就业的同时,主动关心了解务工人员情况,做好人文关怀,让贫困人员在山东放心就业。2020年全面完成了劳务协作的目标任务。 

  留下来 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精准就业帮扶是促进贫困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截至目前,黔江区人社局已成功指导金溪、黄溪、黎水等乡镇创建了19个扶贫车间,惠及了389名贫困群众,真正做到让群众能增收、车间有效益、产业得发展。 

  近年来,黔江区人力社保局把创建就业扶贫车间作为推动就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让困难群体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离黔江区金溪镇场镇不远处的一处车间里,每天都能传出“嚓嚓”的生产声。这是金溪镇山坳村退伍军人刘廷荣于2019年返乡创业创建的就业扶贫车间。 

  “只要贫困家庭有一个人能够稳定就业,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就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刘廷荣说,2019年1月,为支持家乡的脱贫工作,帮助金溪镇贫困群众就近就业,重庆卫之情服饰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工作岗位。 

  曾晓林,家住金溪镇桃坪村5组,家里有6口人,3个学生,一个老人,家里十分困难。“一听说镇里开了个扶贫车间,我就报名参加了。”曾晓林开心地说,现在每月能拿4000元左右,挣钱顾家两不误,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据悉,目前黔江有389人通过扶贫车间实现就近就业,其中建卡贫困户有148人,极大地助力了当地的贫困群众就业脱贫致富。 

  稳就业 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新模式促增收 

  稳就业就是稳脱贫。如何帮助“走出去”“留下来”的贫困就业群众实现稳定就业?黔江区人社局聚焦“志智双扶”和训后就业实效,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通过采取“四个一批”(即:“请上来”集中培训一批、“走下去”分散培训一批、“跨区域”鲁渝协作培训一批、“送上门”统一培训一批)的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应训尽训。

  “为确保技能培训有实效,真正做到稳岗就业防返贫,我局创新培训模式,采取‘创业+技能’的培训模式,让贫困人员既能学到营销知识、管理水平,又能学到就业技能知识,提升就业能力。”黔江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陈淑香是黔江区金溪镇金溪社区8组居民,为建卡贫困户。“当初创业养殖土鸡,因不懂技术,盲目操作导致土鸡全死亡,损失惨重。”陈淑香说,“后来,为了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知识,我主动报名参加了区人力社保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技能培训’,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掌握了销售技巧,提升了养殖技术”。 

  2018年,陈淑香创新采用了“养殖+种植+休闲农业”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牛的粪便就用来当作果林的肥料,用不完的还可以卖出去,不但节约了肥料成本,还增加了一个收入来源。”陈淑香激动地说,目前,农场发展持续稳定,全年实现总产值65万元、纯收入20万元。 

  “我脱贫了,就要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噻!”据悉,陈淑香的农场常年吸纳200余人次就地就近就业,其中有贫困人员10人、五保户1人,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 

  像陈淑香这样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增收的还有很多。

  今年以来,黔江区已开展贫困人员职业培训3170人次,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员培训685人次,训后跟踪服务7925人次,实现训后就业1855人。发放贫困人员培训补贴3170人次456万元、交通食宿补贴2651人次292万元。 

  接下来,黔江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着力稳就业、保就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在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创新创业、职业培训等就业帮扶工作,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