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河南内黄县玉米皮编织实现三亩种植收益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11-24 字号: 收藏文章

  “这东西一学就会,很容易上手。平时都是空闲了做一点,现在已经编了十几斤,差不多能卖70元。”在河南省内黄县楚旺镇后尹王村,贫困户马长凤刚吃过晚饭便在院子里用玉米皮编织起“长辫儿”,只见她把一缕浸湿的玉米皮按在“长辫儿”尾部,轻轻摇动手中机器,“长辫儿”便长了一截儿。

  在后尹王村,像马长凤一样从事玉米皮编织绳结的还有5户农户。他们编好的“长辫儿”是初级产品,加工公司收购以后会做进一步的处理,加工成花篮、坐垫等精美工艺品,而后产品会出口到欧洲。据该村最早接触玉米皮编织的贫困户王满生介绍,这项技术是他在参加县里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时学会的。王满生算了笔账:每亩玉米种植大约3500-4000株,可产玉米皮200余斤,因编织过程中需要浸湿玉米皮,实际每亩玉米皮可编织400斤的绳结,回收价格为每斤3.5-5元,这样下来,每亩地可增收1400-2000元。“每亩地玉米纯收入也就七八百元,这玉米皮要是做好了收入是玉米的两三倍呢。”学成技术后,王满生回到村里便发展了5户编织户。

  同时,由于玉米皮不易腐烂,往年村里玉米皮随处堆积、村民多是一烧了之。但是今年的后尹王村里再也看不到往年玉米皮乱堆乱放的现象了,马长凤指着墙角堆积的玉米皮说:“今年玉米皮全在这里,连邻居家看到我用玉米皮编织东西,也把玉米皮全送来了。”

  据内黄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董四军介绍,内黄县是农业大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50余万亩。每年秋收后,大量的玉米皮堆积在农村,是很多村庄都头疼的问题。现在利用玉米皮制作草编工艺品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变废为宝增加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的收入。而且该项技术简单易学,五六十岁的老人一天用机械可编织20斤绳结,一天收入最多可达百元。目前,玉米皮制作草编工艺品项目已在全县辐射带动50多户,每户每月稳定收入上千元。接下来,内黄县将总结经验,进一步在全县推广该模式,让更多的农户实现一亩玉米三亩的收益。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