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吃上“10元猪肉”高兴不?“飞猪”降落或下滑一年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0-11-23 字号: 收藏文章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已连续两个多月下降。第44周(11月5日—11月12日),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回落至每斤19.7元,比2月份(第3周)的最高价格每斤回落10元多;同时,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3950万头,连续13个月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32%。

  在消费市场欢呼“10元猪肉”回来、生猪存栏大量增长的情况,生猪行情进入新一轮循环周期。那么,新一轮“猪周期”与以前相比,会有什么变化?消费者期待的“10元猪肉”对养猪企业意味着什么?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对生猪调出大县郓城、海阳、平原等地进行了调查采访。

  小规模养户大幅减少

  “走,走,走!”11月13日下午,初冬的阳光温和地照耀着大地。郓城县白玉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仝伯玉身着工装,正和工人一起赶着断奶的猪仔转群。小猪仔跳着、闹着,鱼贯进入到保育猪舍。

  白玉牧业位于程屯镇仝庄村,现有两个猪场。村东南的老场占地20亩,现存栏母猪260多头,保育猪1600多头;村西的新场占地50亩,专门用来育肥,现存栏1300多头。为了改善养殖环境,记者采访时,新场正在改建,工人们叮叮当当正在建饲料加工间。

  仝伯玉从1999年开始养猪。那时,全村300多户几乎家家养猪,平均下来一户能养二三十头。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到2010年前后,全村只剩下10多户养猪。生猪行情的跌宕起伏,不断冲击着养猪人的心脏和承受能力,现在,村里只剩了他和另外一户养猪,并且那户也不再自繁自养,而是根据行情决定是否进行短期育肥,存栏量300多头。

  “以前全村的猪,现在都让你养了。”陪同采访的县畜牧发展服务中心业务科科长陈爱芹笑道。

  “现在饲料价格多高啊!毛猪成本自繁自养,一斤最低也得7元钱;去年这时候,也就是6.5元。”仝伯玉说。

  仝伯玉最近一次出栏毛猪,是10月9日,那时毛猪价格是14元/斤。虽然最近猪肉价格连续下跌,但当地毛猪价格,没有相应跟进。

  “好价格,怎么也能再持续一年多。”仝伯玉憨厚地笑道。他觉得,毛猪价格只要一斤能卖10元以上,就算好价格。

  从去年5月份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到现在,仝伯玉的猪场出栏了3000多头母猪,这让他很满足。

  合同养猪发展迅速

  根据行情调整是否补栏及补栏多少,这是近来很多猪场的应对策略。在郓城,这两年专门搞短期育肥猪场越来越多。陈爱芹介绍,2018年,全县只有3家专业育肥,2019年5家,今年增加到13家,专业育肥场年出栏总量13万多头。

  位于潘渡镇王西村北顺家庭农场,就是该县最早进行专业育肥的猪场之一。

  “现在场里没猪了,可以进来。”迎着和煦的阳光,场长王兴全打开大门把记者等人迎进门。

  10月6日,和仝伯玉几乎相同的时间,王兴全也把场里的猪出栏了,合算下来,一头毛猪养160天纯利润320-330元。“这个赚钱少,但是稳当。”王兴全说。

  王兴玉的猪场投资700多万元,2018年投产,占地60亩,开始满存栏4000头左右,今年上半年又新建了3个猪舍,到再进苗时一批可以上6500头。为减少疾病,猪场实行全进全出。有猪时,大门关闭,除了工作人员,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场区。

  刚出栏的这批猪进苗时3600只。“这一批猪苗不行。”王兴玉说,这批猪6月份进苗时,市场上一只仔猪2300元左右,高价格让个别猪场迫不及待出苗,猪仔不到21天就断奶,影响了猪仔体质。“伺候起来太难了。”王兴玉感慨,有段时间,小猪一天死四五十只,他心疼得都不忍心看。最终,这批猪出栏时成了2900多头。

  养猪场现在有9个工人,加上水电、煤气等成本,这个养殖场的一个月支出8-10万元。“好在猪苗钱不用拿,饲料、药、疫苗、技术都是屠宰企业出。”王兴玉说,这降低了自己的运转成本,否则,这一个猪场的流动资金再加个0也转不动。

  王兴玉入行算是非常幸运的。从2018年3月进第一批猪到现在共出栏5批,从第二批开始就赶上了猪价高峰期。虽然是合同猪,但最终收购价格,与料肉比、成活率、市场价格还是紧密相连。现在,他和屠宰企业约定的是,当市场价格低于成本时,双方风险共担。

  也正是看中了合同猪“双方风险共担”,在距离王兴玉600公里外的海阳市,45岁的程春生也8月份进了第一批猪苗,养上了合同猪。

  程春生以前没养过猪。但从2014年,他就在方圆街道它山泊村流转了100亩地,成立海阳市青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搞有机农业。养鸡、养鱼、种葡萄,有机产品出来了,但销量有限。

  “猪肉是刚需品,这个不愁销路。”抱着这种想法,程春生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猪场。猪场分东西两区,总计划存栏25000头。现东区已投产,有育肥猪3500头,预计到明年1月份出栏;西区预计明年8月份投产。

  在当地,还有不少小规模养猪户。程春生打算,整合周围这些养猪场户,逐渐把生猪存栏量提高到10万头。“我打算领大家一起养。”程春生说:“我建现代化标准化猪场,大家可以来养,也可以入股。”

  猪场分工越来越细

  刚入行的背靠大树养合同猪,想赚钱稳稳当当。早入行的行业老手,凭借对行业的了解和发展趋势的洞察,则早已进行了专业布局。

  “我们用两点式饲养模式,一个点繁育,一个点育肥。”11月19日,烟台开心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介绍。

  刘勇从事养猪20年,今年45岁。刚入行时,他就在一个跨国农牧企业集团负责猪场管理,10年前,带着最为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他与他人合资,先后在即墨、莱阳、胶州、海阳建起5个生猪繁育场及配套育肥场,每个繁育场都存栏母猪1000头多点,每个场年繁育仔猪25000头。“我认为这个规模,最适度。”刘勇说。

  开心农场位于海阳市徐家店镇野夼堡村,占地40多亩,投资3000多万元,刚投产两三个月,现有母猪1200头。第一批1100多头仔猪,刚转运到育肥场。

  两点饲养模式,经营起来特别灵活。行情好时,就把育肥猪养得大些才卖;行情稍差时,一过200斤就卖。今年2月底3月初,仔猪价格暴涨,一头断奶仔猪从1600多元窜到2500元。“这样的价格,我们就直接卖仔猪。”刘勇说,“一直到6月份,仔猪价格降到1700-1800元/头,我们才自己育肥。”

  面对过山车式的生猪行情,刘勇看得非常淡然。“行情的事儿我们管不了,只要和兄弟们一起把猪养好就行了。”他认为,过去这些年生猪行情跌宕起伏,主要原因是众多养殖场尤其是散户小场专业技术不过关,“疾病来了挡不住”。只要把猪养好了,没有不挣钱的。

  “我喜欢养猪。”刘勇坦言:“养猪这事儿简单,你只要对猪好,猪就会长好。”

  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

  养猪20多年的刘勇,是两点式养猪。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则建起大型专业化繁育场。

  在王兴玉所在的潘渡镇,跻身全国十大养殖企业之列的汉世伟食品集团,两个万头母猪场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陈爱芹介绍,这两个母猪场明年投产,建成后全县育肥猪年出栏预计增加45万头。

  位于鲁西北的平原县,同样是生猪调出大县。坐落于王凤楼镇大仇村的牧原集团平原一场,占地520亩,2019年11月投产。据牧原集团平原公司总经理宋阳阳介绍,目前该公司存栏总量9.5万余头,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1.17亿元。

  “牧原养的母猪,相当于我们这些会员养母猪的总和。”平原县养猪协会会长孙玉国感慨。该协会成立20多年,现有会员150多人,皆为存栏30-400头之间的中小型猪场,截至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总量1.8万头左右。

  除了在平原,这两年,牧原集团还在庆云、临邑建设了养猪基地。另外,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在夏津、宁津建设100万头规模养猪基地,温氏集团在陵城、禹城和乐陵建设100万头规模养猪基地……

  “保守估计,今年全省养猪规模化程度能达到55%。”山东省畜牧总站高级畜牧师胡智胜说。

  行情周期拉长价差变小

  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对新一轮的生猪行情及“猪周期”会有什么影响呢?

  “从时间上看,会将生猪行情周期拉长。”胡智胜认为。以往,生猪行情三四年一个周期,随着规模养殖比例的加大,会逐渐拉长到五六年一个周期。同时,价格高峰和低谷的价差会缩小。大型企业集团订单化养殖,不会因为行情高低随时增减计划,即使增减,调整幅度也很小。另外,越是规模化程度高的企业集团,抗风险能力强,资金实力雄厚,即使价格低谷也不会轻易退出市场。也就是说,随着规模化养殖比例的增大,全国生猪存栏总量会趋向稳定,生猪价格波动区间会越变越小。

  长远来看,猪周期时间将被拉长、价差变小。那么,正在下行的生猪行情,在下行的轨道上,会如何发展呢?

  “元旦、春节处于消费高峰期,生猪价格会有所回升,但不会超过去年同期。”胡智胜认为。他分析,如果排除疫病因素,明年全年生猪价格总体都处于下行通道,预计11月份以前都会保持在成本线以上。同时,由于饲料价格高居不下,会对生猪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另外,“对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养猪企业来说,成本控制能力会越来越高,同时价格操控能力也在增强。”胡智胜说。

  那么,生猪成本线以上的猪肉价格,一般会是多少呢?

  “按照现在的饲料价格,一斤毛猪价格成本最低得7.5元。”刘勇说,屠宰、运输等各环节有适度利润的话,猪肉零售价格一斤至少是15元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猪肉零售价格低于15元/斤。”刘勇说:“大部分养猪企业就开始赔钱了。”

  文章来源:农村大众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