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山东省首创“双深双晚”玉米种植技术 盐碱地玉米实现亩产695.74公斤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10-21 字号: 收藏文章

  695.74公斤!历经5个多小时的实打、测量、称重、测水分、数据计算……1014日下午1点多,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公布了无棣县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实打测产数据。“试验田3个样点平均产量695.74公斤,对照标准田是454.14公斤。”高瑞杰表示,平均每亩增产241.6公斤。实打数据的公布,让向盐碱地要高产,在无棣全县探索出一条玉米适合盐碱地生长的路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014日,秋风渐凉,无棣县小泊头镇2000亩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已经是果穗饱满,叶子泛黄。从今年625日种子下地,72日下雨出苗,这些玉米已经生长111天,到了收获的时节。 

  作为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项目,无棣县农业农村局特别邀请了省里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进行收获前的实打测产。为保证数据的严谨性科学性,测产专家从2000亩的攻关试验田中选取3个样点实打,同时打一个标准田样点,进行数据比较分析。 

  第一个试验田样点选在了硕丰家庭农场,农场主李希银流转过来的600多亩盐碱地,今年在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小组专家的指导下,全部成了试验田,进行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早晨8点时,秋雨已停,随着玉米收割机轰鸣声中下地作业,实打工作正式开始。测产人员随后进地进行面积测量、样本采集、数据记录等工作。 

  下午1点多,严格实打测产历经5个小时,高瑞杰公布了无棣县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实打测产数据,695.74公斤”。种植户们都说盐碱地上打出这么高产量,还是头一次。 

  为何实现了高产,高瑞杰总结道:在关键技术上,一是采取了抗盐碱品种,二是改良了盐碱地的肥料,同时还采取了“双深双晚”种植技术。 

  “双深双晚这项技术,在我省盐碱地上创了高产,这是首次提出来的一项技术措施。”对于这项创新技术,高瑞杰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详细说明道,“双深”一个是深耕,再一个是深施肥,而且采取了多层施肥的措施,这是一项新的创新技术。 

  “双晚”则是“玉米晚收、小麦晚播”的技术。“双晚这项技术在其他正常田上,也得到了应用,但是把双深双晚结合起来,在盐碱地上进行试验,确实增产效果比较明显。”高瑞杰表示,增产结果充分证明了这项技术在盐碱地上是可行的。 

  “双晚”技术中,玉米晚收,每晚一天,理论上都有增加相应的产量,但是相应带来的小麦晚种,会不会对小麦的产量产生影响呢?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小组成员,无棣县小泊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刘国利表示这不用担心。一是小麦晚种已经在很多地方有了经验,可以适当增加播种量,弥补冬前发育不足的缺陷,而且适当晚播还可以防止出现冬前旺苗。 

  这么高的试验田产量,这种种植技术模式何时能够广泛推广开来?看着笔者比专家都心急,刘国利耐心解释道:这个成绩是综合运用各项技术措施的结果,而且今年的天气也非常有利于玉米的生长。这个成绩仍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对各项技术进行优化,使技术更稳定,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融合,更容易推广。其实这个2000亩的示范田,就是一种展示田,向大家推广。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