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40多平方米的套房,面积不大却明亮整洁,床铺、桌椅、彩电、空调一应俱全。
“以前在家连电扇都是坏的,一开就吱吱响。现在热了能吹空调,闲了有人聊天,这里就是俺的家!”9月13日,范县濮城镇后三里店村贫困户董福顺感慨地说。
董福顺今年67岁,家人走得早,他独自在低矮的“趴趴屋”生活了大半辈子。他所说的这个“家”是居村联养中心,“拎包入住”一年来,董福顺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
联养中心有一小块菜园,早上醒来,董福顺总要捣鼓捣鼓种的各种菜,辣椒、黄瓜个个鲜艳饱满,“有时从南边的集市买点肉,再炒个青菜,这生活真是有滋有味”。
“居村联养中心利用村内集体土地,为特困群体集中建设住宅用房,不仅尊重了老年人故土难离的感情,还有效解决了照顾供养问题。”范县民政局局长王丙臣说。
“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群人。”近年来,范县积极探索农村特困群体兜底脱贫路径,对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困境儿童等“量身定制”四种模式,即集中托养、居村联养、邻里照护和村级日间照料中心,为困难群众建起了四个“家”。
走进范县龙王庄镇赵家五堤头村日间照料中心,十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聊得开心。67岁的田爱春因儿女外出打工,平时独自一人生活,日间照料中心成立后她就成了常客,“每天一开门俺就来了,上午看看电视,下午聊聊天,日子比以前有意思多了”。
照料中心还供应一日三餐,每人每天交5元,就可以享受价值12元的标准餐。
目前,范县建立了两处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集中托养95人;建立了33个居村联养点,入住161名困难群众;建立了3处村级日间照料中心,为40多名老人提供服务;此外,还有374名困难群众享受着周到的邻里照护。
脱贫有道,更有温情。有了“家”,董福顺用上了空调,田爱春吃上了热乎饭,幼小的孙君丽在集中托养中心护理妈妈的指导下变得开朗,因残卧床的范风秋在邻里照护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