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勠力拔穷根 共赴小康路——吴堡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09-16 字号: 收藏文章

  8月15日清晨,吴堡县寇家塬镇刘家塬头村雪菊育苗基地里一片忙碌。村民李能能一头扎进育苗基地开始劳作,一刻也不敢停歇。让她干劲十足的理由只有一个:多摘几斤雪菊,家里就多一份收入。

  “去年底发工资的时候我领了15752元,今年我要加把劲儿,争取挣得更多。”李能能说。

  李能能是刘家塬头村的贫困群众,丈夫身患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全家的收入仅靠她一个人。这几年庄稼收成不好,让李能能一家过得很艰难。“现在村里有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我可以在雪菊育苗基地就近打工赚钱,还能照顾有病的丈夫,真好!”李能能说。

  李能能的生活巨变是吴堡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吴堡县领导班子带领吴堡人民顽强拼搏、共同努力,已实现了6171户13734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0.2%降为1.36%。昔日贫穷落后的陕北小城实现华丽转身,正在小康之路上阔步前行。

  集体经济促发展

  产业扶贫稳增收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成了“网红食品”,该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一下子成为明星村。

  张武军是高家塄村村民,原来靠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的他,如今挂面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张武军说:“通过政府的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我现在做挂面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日子过得挺好。”

  作为吴堡的特色产业,手工空心挂面制作已在全县遍地开花。越来越多像张武军一样的吴堡人,通过制作手工空心挂面过上了幸福生活。

  为了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挂面产业带来的“红利”,吴堡县定点帮扶企业国家能源集团,经过实地考察,投资建成了村集体经济东庄挂面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入股分红,使贫困群众受益匪浅。

  吴堡县牢固树立“产业第一”的扶贫理念,大力实施红枣提质、核桃改优、花椒和苹果扩面、特色养殖增效、药材产业化、挂面加工标准化等“六大工程”。对适合本地发展的红枣、山地苹果、核桃、蚕桑、花椒等五大传统特色主导产业,该县制定了单项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补助政策,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入产业扶持资金2亿多元,覆盖贫困户6615户14387人。

  多措并举惠民生

  凝心聚力谋发展

  在吴堡县龙山惠民家园安置点,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搬进新房的薛喜娥一家其乐融融。薛喜娥说:“被认定为贫困户后,我家分到了90多平方米的房子,孩子来县城上学,我本人还在社区的玩具厂上班,每月都能有一份稳定收入,我真的感觉非常幸福。”

  吴堡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围绕沿黄生态经济带、特色农业园、旅游景区等,选址布局龙山惠民家园、怡馨小区、怡佳小区、龙山小区、新城大厦5个集中安置点和多个分散安置点,搬迁贫困群众813户2424人,安置贫困户143人就业;易地移民搬迁后续帮扶产业持续推进,实现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有效化解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吴堡县危房改造投入资金1612.3万元,改造1074户;在教育扶贫方面,全面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实现了城乡同步课堂远程教育,累计发放教育资助款1133.98万元,惠及贫困生22078人次;在健康扶贫方面,实行贫困人口住院享受“免收住院押金”、“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住院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在金融扶贫方面,在82个行政村分别设立了互助资金协会,资金总额4626万元,放贷率69%。

  扶志扶智扶精神

  民风家风播文明

  辛家沟镇深砭墕村的霍维应以前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因为身患残疾,媳妇身体又不好,还要供3个孩子上学,生活异常艰难,因而自暴自弃。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霍维应成了深砭墕村第一家商店的主人,搭乘深砭墕村发展民宿产业的东风,过上了好日子。

  吴堡县深入推进“6+6”工作法,按照“鼓励生产、奖励就业”原则,针对贫困户出台了生产和务工奖补政策,兑付资金1047.3万元,涉及贫困户3900户9311人。

  吴堡县连续举办三届新民风建设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对6个文明家庭、20名吴堡好人、15名孝老爱亲模范、10个优秀村集体、5个优秀带贫益贫企业等予以表彰。同时,该县开展以扶贫政策等为主题的讲习活动931场次,开展道德评议448次,在全市率先推行积分制的“爱心超市”。目前全县有“爱心超市”88个,66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

  吴堡县还探索“子女尽孝、社会救助、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的贫困老年人养老新模式,成立“孝亲敬老基金”,累计收缴“孝亲敬老基金”384.91万元。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