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以茶为“钥”门前富 小康生活有来路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09-04 字号: 收藏文章

  今年50岁的周继荣是永川区永荣镇白云寺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也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户。她的“出名”不是因为曾经有多苦、多穷,而是因为她成了村里脱贫的先锋,腰包越来越鼓。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扶贫又扶志的举措下,周继容借“茶”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用娇小的身躯扛起了整个家,让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突遭意外 “半边天”成顶梁柱 

  周继荣原本有一个完整的家,和丈夫、儿子、婆婆生活在白云寺村。2009年的一场意外,带走了她的丈夫,也将这个家撕裂,家里的支柱倒下了,还欠下一笔外债……

  痛苦和委屈接踵而至,但周继荣没有破罐子破摔。“绝不能倒下”,周继容经常这样告诉自己。儿子正在上学,婆婆年事已高,家里的一切都得指望她。于是,这个一米五左右、不到90斤的女人,给自己穿上了一身“隐形盔甲”,选择用勤劳来对抗“天命”。

  她种过稻谷、红薯、黄豆等农作物,收成后自给自足,多余的还可拿到集市上卖钱。除了种地,她还到当地的砖厂,做最简单的体力活,挣钱补贴家用。

  精准帮扶 她的努力更有底气 

  周继容说,以前最怕家人生病,现在有了党的好政策,她不怕了。2013年,婆婆患病,儿子刚考入大学,一家人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随后,周继容的家里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都有了保障。

  勤劳是周继容脱贫的基础,也是她生活的底色。凭着勤劳肯干,2014年底,周继容顺利脱贫。

  2014年,永荣镇编制近期1.5万亩、远期2万亩的中长期茶叶发展规划,通过落实政策补助引导全镇群众转型发展种植,为当地百姓提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

  有了这把“金钥匙”,打开幸福生活的大门更容易了。2019年,村里又建起产业扶贫“三园”基地,政府从种植户手中流转成片的盛产期茶园,分配给有劳动能力和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参与经营管理。周继容一家承包了4亩。

  从“打工者”变成“小管家”,这还是头一回。周继容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增加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今年2月初,周继容和婆婆到家附近的永荣制茶厂采茶、除草、栽树,一个多月下来,拿到了10600元报酬,政府和企业还分别按照采摘茶叶价值的20%和5%进行补贴,共计发放2650元。

  创新模式 “三园”基地扶贫又扶志 

  永荣镇是山脉连绵,常年多雾之地,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加上特有的茶历史,永荣镇制茶技术日益精良,近年来,当地的茶产业发展迅速。

  2019年,永荣镇通过茶园承包、采茶补贴和入股收益三种模式建立起产业扶贫“三园”基地,以创新模式扶贫又扶志。“三园”分别为“创业园”“就业园”“致富园”。周继容承包的4亩茶园就属于“创业园”,通过政府集中流转盛产期茶园,接受茶叶采摘、管护、施肥等技术指导,贫困户可以自主经营管理,产出鲜叶作为产品销售给茶叶企业,还可享受二次分红。

  “就业园”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鼓励所有入股贫困户到茶园务工采茶,政府按照采茶收入的20%给予奖励,企业再给予5%的二次分红。今年以来,周继容到茶园采茶,务工收入达到4.2万元,政府奖励8400元,而和她一起在茶园采茶的贫困户还有13名,户均增加收入3000元。

  “致富园”利用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每年定期享受保底分红。同时,贫困户还能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建立长期的利益联结机制。周继容说,明年,她还打算把自己的1亩土地入股到白云寺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享受分红。

  目前,茶产业已成为永荣镇的扶贫支柱产业,茶叶生产规模达1.5万余亩,全年可产峨眉问春、黄金芽、中黄一号等名优品种3000余吨,也成为“永川秀芽”主产地之一,在采茶季可带动1000余人就业。

  扶贫又扶志的创新举措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去年,周继容的家里年收入达到了56000元。

  “小康啥样?小康也许就是我现在这样!”周继容乐呵呵地说道。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