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江西上犹:“龙头”这样昂起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06-11 字号: 收藏文章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黄埠镇龙头村是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精准扶贫挂点联系村,2018年底,龙头村退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序列;2019年,龙头村57户贫困户177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长效,要在实干。赣州市政府办持续精准发力、精准扶贫、精准施策,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域整治变身秀美田园 

  穿过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记者日前远远看到龙头村委会屋顶红旗飘扬,桥边传来潺潺流水声,篱笆内蔬菜青翠欲滴,池塘旁群鸭戏水,一幅田园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村庄美了、亮了,蚊子没有了!龙头村老屋组脱贫户刘光高感触颇深地说,以前村里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杂草丛生,水沟臭气熏天,蚊子扎堆,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村庄处处鸟语花香。 

  龙头村,是上犹县黄埠镇唯一的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此前人居环境差、交通不便,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6219日,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结对帮扶龙头村。近年来,为改善龙头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赣州市政府办对内,全力协助镇、村引导村民改水、改厕、改沟等;对外,积极争取赣州市环保局农村环境整治资金50万,对龙头村周边排水排污沟渠进行整治。 

  赣州市政府办还积极协调上犹县水利局推进龙头村郭邝片区一河两岸工程,在疏浚河道、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又美化了周边环境,为村民休闲散步提供了好去处。赣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黄法说:既实现景观改造,增进民生福祉,又注意突出乡土气息,保护生态环境。 

  要想长期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还得从思想、从行动上改变。赣州市政府办驻龙头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黄凰告诉记者,村里设置了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实行分片包干制度,定期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扫、清运。 

  同时,全覆盖上户帮助指导龙头村贫困户按照五净一规范标准整理居家环境,引导村民养成了讲卫生、讲文明习惯,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打扫卫生。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黄凰拿着一幅幅龙头村整治前后对比图向记者介绍:乡村通组道路扩大了好几倍,车程缩短了一大半时间。全村通组道路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入户路基本实现硬化全覆盖。 

  赣州市政府办积极协调争取上犹县委县政府投资2800多万元,建设连接厦蓉高速和黄埠圩镇的通村公路——黄龙公路,2019年年初全线通车,村民外出交通大动脉全面提质升级。目前,龙头村村民到圩镇的驱车时间已从近一个小时缩短至20分钟左右。 

  如今龙头村成了另一番面貌,一条条水泥路向四面八方延伸,一栋栋整洁民居,与房前屋后的花丛灌木、四周高低起伏的小丘交相辉映,各个村组、院坝看不见裸露的垃圾和杂物,村民在自家农田辛勤劳作。 

  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沿着新修的游步道径直走去,一排排脐橙树郁郁葱葱,龙头村郭屋组脱贫户邝光华的家婆正在施肥、翻土。 

  邝光华的家婆今年70多岁,长期在村脐橙基地工作。一天只需工作8小时就有90元工钱,还能照料家里生活。她用手指着离脐橙基地15米远的房屋,脸上洋溢着幸福说,这是我家!以前想都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工作。 

  家门口经济是龙头村产业扶贫的一个生动缩影。赣州市政府办依托龙头村资源禀赋以及市场需求,明确靶向,以发展特色产业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积极引进懂农业、爱农村、有实力的客商,100亩高标准大棚蔬菜、2338.7亩高产油茶、500亩脐橙、50亩茶叶、3500对肉鸽、30千瓦光伏发电等6大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为全村农户铺开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全村57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股权入股、基地务工、收益分红等方式,分享发展红利。黄凰告诉记者,蔬菜基地、油茶基地、脐橙基地常年聘请25名以上贫困户务工,人均月收入增加1200元左右。 

  龙头村脱贫户郭小兰便是收益人之一。“2018年我家获得了土地租金1395元,基地分红720元,我自己在蔬菜基地务工每天90元,在家养殖家禽收入500元。郭小兰给自家算了笔帐。 

  此外,赣州市政府办争取资金购买了价值8万多元的大马力拖拉机,组织村民学习拖拉机驾驶技术。龙头村致富能人邝宏剑便是拿到拖拉机驾驶证的其中一人。他娴熟地开着拖拉机,笑着告诉记者:我们无偿给本村村民耕田,按每亩150元给其他村耕田,这样村集体经济又多了份收入。 

  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龙头村发展特色产业,变单纯输血为持续造血,为乡村发展引来活水2019年,龙头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6.5万元。 

  全力解决群众急忧盼 

  原来我们村都是铁锈水,安全用水没有保障。龙头村老屋组脱贫户刘光高盛着水准备洗菜,他扭过头来说,70多岁的人了,以前还要挑水喝,一天下来要挑近10次水,一次得走近10分钟。现在好了,每家每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当时前往实地勘察,为全村建立了11个集中饮水点,安全饮水率达到100%,解决了全村1000多人的饮水问题。黄凰说,工作队还为龙头村村民全面安装了水表,制定了饮用水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节水用水意识。 

  赣州市政府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党组每月听取驻村工作情况汇报,主要领导每月前往一线协调解决节点难点问题。赣州市政府秘书长杨雍谨说: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不仅要使产业项目落实落地,促进资金、项目、人才、技术有效传递到村、到户、到人,更重要的是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百姓心坎里。 

  记者了解到,20173月,上犹县黄埠镇龙头村郭屋组脱贫户郭义礼在本村村民刘某在深圳办的厂里打工时,因操作失误左脚被卷进了机器中,最终左小腿以下被截肢。201712月,经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公司方给予郭义礼50.26万余元赔偿款。 

  当时对方认为我丈夫残疾是因为不遵守公司操作规程而致,对方仅支付10多万,剩余工伤赔偿款迟迟不支付。郭义礼妻子钟华英回忆说。 

  为帮助郭义礼家伸张正义,赣州市政府办多次召开镇、村、企业负责人协调会,时常给企业负责人做思想工作,20189月,终于帮助郭义礼解决了跨越赣粤两省的劳务纠纷、工伤赔偿事宜,工伤赔偿款全部赔付到位。 

  赣州市政府办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急忧盼难题,积极运用乡间夜话平台察民情、解民忧,找准节点难点和群众关切问题,精准发力,面对面宣传政策、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为群众办成了一系列好事实事。 

  小卖部、文化活动室等便民服务设施运行更加规范化、常态化。 

  疫情期间,主动帮助龙头村村民销售农产品,消费扶贫金额已超6万元。 

  为龙头村培育新生力量,发展年轻党员。 

  …… 

  只要是聚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事,就全力以赴办好、办实、办到位。村民急忧盼解决了,幸福含金量增多了。越来越多贫困群众心被焐热、劲被鼓起,他们主动找赣州市政府办驻村工作队谋划未来,奔向致富路。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