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龙江建业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与丹麦生物燃料技术控股公司合作投建的大型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基地在哈尔滨市呼兰区正式奠基开工,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生物乙醇燃料转化加工基地。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生物燃料日益受到重视,发展生物燃料已成为发达国家提高能源安全、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2010年,燃料乙醇开始在中国多个城市试点应用,据统计,截至到2012年,中国销售乙醇汽油2040万吨,约为汽油消费总量的1/4,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位居世界第三位。
据黑龙江建业燃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建业介绍,此次中国和丹麦的技术合作成功投产后,生产出的新型合成乙醇燃料将有望取代汽油成为直接车用燃料。“我们拥有的E85乙醇清洁燃料的专利技术,能够通过配比乙醇生产出一种不需添加汽油的新型燃料,这次与丹麦生物公司的合作是希望通过丹麦的高效秸秆转化乙醇的技术与我们的燃料添加剂技术相结合,生产新的生物乙醇燃料,用以替代传统能源。”
王建业告诉中新社记者,即将投建的大型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基地设计每年将120万吨秸秆转化成30万吨秸秆纤维素乙醇及5种副产品项目的原料供应,这个年产量的转化规模将超过此前建在丹麦、美国和意大利的三个基地,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生物乙醇燃料转化加工基地。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