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近期以来,我国南方主要的甘蔗糖产区广西、云南、广东、海南陆续进入开榨季节。在行业面临亏损威胁背景下,调低甘蔗收购价渐成趋势。记者调查发现,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糖成本,提高了国产糖抵抗进口糖冲击的能力,但蔗农增收空间受到挤压,种蔗积极性受损。
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食糖主产区,广西在南方几大食糖主产区中率先公布了2013/2014榨季糖料蔗价格收购方案,将糖料蔗首付价从上榨季的475元/吨调低至440元/吨。这已经是广西连续两个榨季调低甘蔗收购价。湛江等地糖业协会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新榨季甘蔗收购价或将在上榨季基础上有所下调。
有关方面认为,降低制糖主要原料糖料蔗收购价,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制糖企业成本压力。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说,此次广西调低甘蔗收购价,每吨食糖制糖成本将降低280元左右。专家认为,随着国内制糖成本降低,国际国内糖价价差减小,进口糖利润空间得到压缩,糖价下跌将得到一定遏制。
不过,调低甘蔗收购价让以种蔗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蔗农付出了代价。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岜楼村蔗农梁恩直言,“440元一吨甘蔗收购价农民很难接受”。他说,当前肥料、农药等农资不断上涨,砍蔗等人工成本更是“涨得飞快”,从前两年的100元—120元/吨上涨至当前的160元/吨,在此背景下农民“赚钱很难”。
蔗农种蔗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梁恩说,这一年来村里已经有不少村民改种其他作物。一些制糖企业负责人也表示,自上个榨季以来,他们所属蔗区糖料蔗种植面积已经有所减少。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