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依托数智化告别“望天收” 重庆巫山脆李有了“产业大脑”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4-11-26 字号: 收藏文章

  躺在沙发上轻触手机屏幕,就能对果园中脆李生长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安在地里的各种传感器,就能将土壤湿度等数据“一网打尽”;依靠智能识别系统检测功能,就能为果树病虫害早期迹象“把脉问诊”……近日,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种植大户王恩海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依托数智化手段为果园管理提供双重保障,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科学。

  为王恩海分忧解难的是一个名为“巫山脆李产业大脑”的数智化运行平台,该平台遵循“数据-知识-模型-运用”建设路径,以均衡施肥、树体管理、病虫害预警等5个模型为支撑,借助各种传感器、智能监测设备构建起“李好生产”技术智慧平台,不仅提高了脆李管护水平,确保了品质和产量,也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加新鲜、健康的水果。

  从数据到决策 “产业大脑”的核心所在

  “我的脆李生长管护越来越好,从越冬管理到花期育肥,再到脆李生长全周期的土壤控水、雨季覆膜……都离不开‘产业大脑’的支撑。”王恩海告诉记者,他在权发村种植了20亩脆李,得益于近年来数字果园建设和“巫山脆李产业大脑”应用,他依托“数智化”基本告别了“望天收”。

  向脆李种植户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收集脆李生长全周期的各类关键数据,是“巫山脆李产业大脑”的核心所在。记者了解到,该平台既可以实时掌握土壤湿度、土壤pH值、光照强度、日降雨量等环境数据,也能及时跟踪脆李果树生长状况、果实发育情况,并按照物候期对应的农事生产规律,向种植户精准推送生产技术信息,以“模块化”推动“数智化”运用。这就意味着,脆李种植管护实现由简单粗放向智能精准转变。

  从生产到消费 数智化应用“一张网”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经验办事,对是否缺水、缺肥的判断更是因人而异,这种停留在经验之上的脆李种植管护,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经常导致施肥不准、用药不精、管理不善,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巫山县果品产业中心主任刘仁鹏表示,“产业大脑”则是对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分类归集、叠加计算、AI分析,发挥数字要素综合效能,从生产到消费,构建起脆李数智化应用“一张网”。

  刘仁鹏介绍,他们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立了“产业大脑+未来果园”一体化数智平台,将脆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环节集于一体。按照“1+3+1+N”架构,即1套共性化大脑技术支撑平台,3种关键支撑(智能农业物联网平台、智能种植设备设施、湖仓一体数据底座),1个包含算法模型的产业大脑能力中心,以及N个赋能未来果园的应用场景,形成“产业大脑+未来果园”的数智闭环系统。

  比如,“产业大脑”就涵盖了“李好管家”“李好生产”“李好服务”“李好金融”“李好决策”5个一级核心业务应用场景和26个二级应用场景,将经营主体电子档案、生产技术智慧运用、农事生产追踪溯源、电子交易中心等场景搬至线上,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数据的有效应用,让数据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个体到全局 22万亩脆李接入“大脑”

  “每年脆李成熟的时候,我们就通过‘产业大脑’了解果园信息,进行精准收购,省去很多中间环节和对接时间。”重庆渝之礼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晓禹从事脆李电商销售多年,也是“产业大脑”的受益人之一。

  记者了解到,“巫山脆李产业大脑”建立了系统化数智网络,实现了脆李从个体到全局的可视化,有效解决了脆李销售中的堵点痛点。如今,平台已经可以将在“产业大脑”中备案的3637个脆李种植主体,包装成数字店铺上线到脆李电子交易中心,一举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实现产品与市场的精准对接。

  除了消费端能够掌握生产端的变化情况,对种植户而言,也能够实时、准确了解到消费端的动态变化,从而更加科学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资源配置能力。

  通过打破“端”与“端”的数据壁垒,创新数据应用模式,2023年,全县脆李商品果率提高了15%,亩均产值提高超10%,亩均生产成本降低近30%,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带动当地6万果农增收致富。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产业大脑+未来果园”不仅建立了脆李产业数智化闭环体系,还打通巫山脆李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基础数据采集、运用和服务,还形成了种植、采摘、分拣、包装、冷链、物流、加工、销售全链条高效协同,截至目前,共覆盖脆李种植面积22.31万亩,接入经销商106家、供应链企业6家。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