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山东8个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4-11-05 字号: 收藏文章

  为进一步挖掘“土特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市、县(市、区)编制了枣庄石榴、黄河故道桑黄、蒙阴蜜桃、泰山黄精、乳山牡蛎、阳信肉牛、沾化冬枣、冠县灵芝8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并于近日印发实施。

  枣庄是“中国石榴之乡”,有着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全国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规划提出,到2026年,枣庄市石榴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鲜果产量达到7.5万吨,深加工企业增加到20家,在园石榴盆景盆栽达到40万盆,石榴产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到2030年,石榴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形成全要素集聚、全产业融合、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的发展格局。

  山东省临清、夏津、无棣三县(市)的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优质生态桑黄菌种库。规划提出,到2026年,桑黄全产业链基本形成,桑黄绿色原料基地达到10万亩以上,桑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占比达到60%以上,桑黄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到2030年,桑黄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新突破,全球桑黄产业研发创新聚集区、全国桑黄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初步形成,全产业链产值实现32亿元以上。

  蒙阴蜜桃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规划提出,到2028年,“布局优化、结构合理、链条完整、主体集群、合作共享”的蜜桃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建成,蜜桃种植面积稳定在71万亩,年产优质蜜桃115万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蜜桃深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泰山黄精是泰山四大名药之一。规划提出,力争到2028年,建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经营主体更加多元、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价值链条更加高端、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黄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黄精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产业化企业达到5家,智能化企业1家,数字化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泰山黄精新品种3个以上。争创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黄精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25亿元。

  乳山市是世界顶级牡蛎产区之一,著名的“中国牡蛎之乡”。规划提出,到2028年,建成产业结构合理、链条完整、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营体系健全、品牌价值凸显、辐射带动有力的全国优势特色产业。牡蛎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养殖水域面积稳定在60万亩,总产量50万吨左右,“生态疏养”模式覆盖面积达到30万亩;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家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50亿元。

  阳信县是我国优良畜种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的主产区,已初步形成种、养、加工绿色循环肉牛全产业链条。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县肉牛存栏量20万头,年出栏30万头,肉牛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87%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标准化肉牛屠宰企业达到35家,年屠宰肉牛30万头,加工进口牛肉40万吨,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元。

  滨州市沾化区被称为“中国冬枣之乡”,冬枣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规划提出,到2028年,以沾化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无棣县、滨城区、河口区等环渤海地区发展冬枣产业,沾化冬枣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设施栽培覆盖率达到30%以上,新品种覆盖率达到30%以上,建设冬枣精品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50处以上,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以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00家以上,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冠县是我国灵芝生产大县,灵芝产量、交易量、盆景销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灵芝种植和贸易基地。规划提出,到2026年,灵芝全产业链基本形成,建成高标准灵芝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装备国内领先,绿色发展基本实现,全球灵芝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基本建成。全县灵芝产业规模稳定在1.5万亩,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占比达到45%以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0家以上,重点培育1—2家覆盖灵芝全产业链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形成百亿级灵芝产业集群。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