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专家组按规定流程,在这块大田随机丈量划定的4亩地块开展机收作业,经实打实收、当场过磅,亩产达433.58斤,这标志着潘村湖农场2024年万亩大豆单产提升行动取得突破性成果。
潘村湖农场现有耕地3.3万亩,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产品近7000万斤。“多年前,农场大豆生产有过辉煌的历史,皖豆15、皖垦豆96-1等品种都由农场自主培育。”从基层农技员干起的潘村湖农场副总经理刘家波告诉记者,近几年,该农场的大豆产量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今年初,潘村湖农场决定开展万亩大豆单产提升行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从夏种整地阶段就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希望打个“翻身仗”。
夏种夏管期间,从选定品种,到施足底肥,再到适期旋耕播种,豆苗长势喜人。针对今年安徽省夏季的高温干旱天气,农场充分发挥水利设施配套的优势,科学统筹机械和人力防范高温热害,及时调度水源开展抗旱作业,有效缓解了旱情。
8月上中旬,农场种植的大豆相继进入开花结荚期,正值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农技部门针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研究制定了“一喷多促”田管方案。
“我们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可以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后恢复、促产量提升等多重效应。”潘村湖农场农技员朱文杰介绍,该农场的农技部门还手把手指导职工通过无人机、植保机开展统防统治作业,确保关键生产措施落地见效,全力夯实秋粮丰产丰收基础。
当前,安徽省正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统筹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多种粮、种好粮。
眼下,在安庆市望江县长岭镇赤湖村,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机械开镰收割,广袤的田野上一派忙碌的秋收景象。
在赤湖村的一处水稻种植基地,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装车。“我种植了700多亩水稻,湿谷亩产达到了1500斤左右,较上年亩均增产了50余公斤。”望着一辆辆堆满了稻谷的运粮车,种粮户邬星求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赤湖村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机收减损也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秋收期间,安徽省投入各类农机具240万台套,力争玉米、中晚稻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6%、99%。同时,加强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宣贯和技术培训指导,推进粮食机收减损工作,力争将水稻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6%以内、玉米控制在2%以内,大豆机收损失率降低2个百分点。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17时,全省已收获秋粮面积4925.6万亩、进度 76.3%,其中,一季稻2111.7万亩、进度65.5%,玉米1784.1万亩、进度98.3%,大豆895.6万亩、进度94.6%。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