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北大荒奋力建设“三大一航母” 端牢“中国饭碗”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4-09-25 字号: 收藏文章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
  随着秋风的轻抚与稻浪的翻滚,北大荒又进入了金黄的丰收季……近年来,跨越七十七载芳华的北大荒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锚定率先建设农业强省目标,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统筹发展“四个农业”,全力推进农业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的“五化”步伐,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着力打造农业领域航母,为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北大荒蓬勃力量。
   提单产兴科技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北大荒自开发建设以来就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政治责任和重要担当。
  “从目前的三大作物长势和田间测产数据看,今年各作物的平均产量很高,又是一个难得的丰收年。”连日来,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田间地块进行农作物理论测产后,对今年粮食增产丰收充满了信心。
  拿到测产数据后,种植户龙海秋兴奋地说:“我今年种植的水稻品种是龙粳31,应用了侧深施肥和卫星导航插秧等技术,入秋以来风调雨顺,水稻长势特别好,刚才通过测产公顷产量超过9吨,让我对今年丰收的底气更足了。”
  另一面,在地处第六积温带、全年活动积温不足1900摄氏度的锦河农场有限公司,高寒区种植的7.69万亩大豆已陆续成熟,管理区正抢抓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组织机械加速推进大豆收获。管理区主任周兵介绍说:“为确保大豆丰产丰收,我们不断探寻高寒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大垄双行或三行栽培、综合技术组装、大豆生物菌剂喷淋、大豆化控等农业生产技术,全面提升了大豆产量和品质。”
  记者了解到,为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北大荒集团全力深化落实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超过省下达任务,总产稳定在455亿斤以上,坚定不移地完成大豆种植任务。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在实用技术集成推广上聚焦发力。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规模化格田改造及农业装备转型升级,采取机收减损和农艺减损措施,通过将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有效结合,指导种植户进行科学种田,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科技兴农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我们数字农业指挥中心目前已完成内部设施建设、设备调试等工作,今年引进的120套物联网终端也已经完成了90%的建设工作,全部建成后将通过数字北大荒平台接入到我们的中心设备中。”嫩北农场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张金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进行网络连接调试,并进行农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面升级,特别是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充分利用集团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精准调控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绿色、智能、数字化发展。
  随着数字北大荒的推广应用,农业数字化、流程一体化的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显著提升了农业相关工作的效率,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北大荒集团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方面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为依托,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突出应用导向,做好主要农作物技术集成示范。
  同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生物育种研发投入,加强基因编辑、高通量表现型鉴定平台等在育种中的应用。重点围绕高产高油大豆、早熟玉米、优质水稻等作物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记者了解到,2024年已经培育新品种8个以上。
  北大荒集团支持和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积极推进佳木斯农高区、建三江粳稻专属品种试验基地建设。高质量实施国家、省和集团重点研发技术项目,围绕核心种源、黑土地保护、智能农机、智慧农业、食品研发领域,组织优势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绿色优农 建设绿色产业体系
  4800余万亩耕地上,黑色沃土上,农作物茁壮生长…… “绿色”一词从始至终都占据着北大荒集团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心位。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北大荒集团把绿色农业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不断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多年来,北大荒集团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根本,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理念,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优势,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积极探索推广生态控制技术,扩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面积,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替代农药的试验示范,将“减肥不减产,减药不减效”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
  同时持续建强绿色有机基地。实施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行动,2024年持续挖掘绿色有机农产品潜力,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到3018.9万亩以上。持续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蟹稻、鳅稻、鱼稻、虾稻等生态种养7万亩左右;强化秸秆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等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实施绿色种养循环30万亩左右,农膜农药等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到90%以上。持续优化绿色生态环境。坚持农林水田协调,厚植绿色发展底蕴,高标准完成国土绿化建设任务4.27万亩,完成退耕还林提质增效12.5万亩。
   质量强农 让农业质效“双提升”
  如何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粮食?答案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垄高要达到22厘米,大豆双苗带垄上距离要达到38厘米,播种作业时机车速度要保持6公里/小时。”赵光农场第六管理区副主任朱磊介绍,按照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作业,种出来的粮食品质才有保障。
  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北大荒集团深刻认识到:生产流程标准化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
  为此,北大荒集团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建立标准体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推广到种植户,让农业生产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并先后发布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小麦五大作物种植技术以及水田、旱田农机作业7个企业标准,编制了《无人驾驶农业机械作业功能评价技术规范》等系列企业标准,共制定农业、农机、农产品加工等各类标准200多项,完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和监管追溯系统建设,全面构建育良种、建良田、用良机、施良法、行良制的“五良”融合的标准化、可复制的综合治理模式,为农业质效双提升编织安全网。
  近年来,集团大力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申请创建了蔬菜、大豆、稻米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高端米、一级米和优质绿色稻谷生产基地及糯稻、黑稻、粥米等特色水稻产业和优质绿色玉米、鲜食玉米、食用大豆、马铃薯生产基地。同时,北大荒集团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创新探索新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模式,推动智慧农业数字化采集,实现生产全过程管控实时化、可视化,逐步增加追溯产品的范围和面积。积极发展定制农业。推动农产品定制化生产、个性化销售和精细化服务,带动了产业集聚,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品牌惠农 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品牌强农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路径。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北大荒集团大力发展品牌农业。
  2024年,北大荒集团旗下的“北大荒”“九三”“完达山”“丰缘”“建三江”“北国宝泉47度”“垦丰种业”“亲民食品”“查哈阳大米”“荒都”“豆都”“雁窝岛”“北薯”13个品牌入选第二十一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品牌总价值5016.16亿元。其中,“北大荒”品牌价值达到2315.98亿元,是2004年品牌价值17.91亿元的129.3倍。
  “北大荒”品牌是经几代北大荒人七十余载的接续奋斗形成的,具有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4800余万亩的沃野良田和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和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天然沃土。“北大荒”品牌系列农产品现已成为国人放心食品的代名词,并走向全国百姓的餐桌。
  接下来,北大荒集团将继续大力实施“黑土优品+北大荒品牌”行动。助力黑龙江省建强“1141”农业品牌体系,积极参与申报省级区域公用品牌“黑土优品”和“九珍十八品”,讲好农业品牌故事。并深入挖掘品牌历史和文化内涵,利用内外部媒体渠道强化宣传力度,让更优、更绿、更香、更安全的北大荒优质农产品走出龙江、卖向全国,让北大荒“大国粮仓 农业航母”“中国饭碗 健康中国”的品牌定位深入人心。
  并计划以农旅发展带动品牌提升。重点推进闫家岗农场、七星农场、齐齐哈尔农场、佳南农场等农旅融合产业发展,以地域优势吸引高端消费群体定制认购,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在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征程中,北大荒集团正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己任,赓续弘扬北大荒精神,以发展“四个农业”为笔,谱写出高效现代农业的精美华章,努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