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设施蔬菜集工程设计、农艺、环境等现代技术和装备于一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业农村部门表示,重庆将大力发展这一模式,力争到2030年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更好拎稳“菜篮子”。
作为鲁渝协作重点项目,位于开州区南门镇的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成功复制“寿光模式”。在展示中心,西红柿长势良好,平均亩产在25000斤左右,是一般露地栽培的3到5倍。
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斌介绍,采用的是椰糠基质栽培,也就是无土栽培,温度湿度可以调节,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精准浇水施肥。
在新浦村,大棚采用了双拱双膜覆盖技术,可以解决蔬菜越冬低温问题;地面全膜覆盖让杂草无处生长,同时还能保水保肥。
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经作站站长、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渝东北试验站站长郭进预估,亩产值接近3万元,是常规种植的4至5倍以上。
据了解,经过十余年发展,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78.2万亩、产量251.8万吨,平均单产为露地栽培2倍以上,6%的播种面积贡献了10%的蔬菜产出。为促进设施蔬菜提质增效,重庆将进一步推广全程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加快发展蔬菜集约化商品化育苗、提升设施装备现代化水平。
市农技总站蔬菜科科长、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副首席况觅表示,集中连片改造一批老旧设施,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力争到2030年,全市新建改建的设施蔬菜基地达到25万亩。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