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漫长的下行周期何时结束?养殖户该怎么办?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3-12-27 字号: 收藏文章

  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但2023年却出现了“旺季不旺”的现象。从上市猪企11月份的销售月报可以看出,生猪售价继续承压,显现出一定的颓势。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平均猪价在14—15元/公斤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结合牧原股份、新希望、傲农生物、温氏股份、唐人神等上市猪企的三季报,上市猪企现金流压力及负债率处于近年来的高位。

  漫长的下行周期何时结束?明年,生猪养殖户该怎么办?

  上涨周期“转瞬即逝” 下跌周期“迟迟不走”

  一般来说,生猪产能减少、价格上涨意味着一轮“猪周期”的开始,产能增加、价格下降意味着一轮“猪周期”的结束。在这轮猪周期中,产能高位的特征目前仍未改变。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解释称,目前大家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生猪价格大涨大跌才是猪周期”。实际上,生猪价格窄幅震荡也是猪周期较典型的特征,这与行业规模化水平、产业集中度水平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政策市场环境更健全有关。比如,在能繁母猪产能窄幅平稳调整的大背景下,生猪价格处于窄幅震荡的状态。

  这轮猪周期的上行周期一直没来吗?根据国海证券研报,本轮周期呈现两点“异常”:一是上行周期从2022年4月到2022年10月,仅持续了6个多月;二是本轮周期中的亏损期将超过15个月,亏损期显著长于盈利期。

  朱增勇表示:“这两年生猪产能处于高位,但是行业整体规模养殖水平、产业集中度提升以后,尤其是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行业整体产能调整的速度相对较慢。经过上轮猪周期以后,很多企业掌握了一些快速恢复产能的管理方法、技术措施,这也会带动猪周期上涨周期与以往周期相比缩短。”

  “猪周期的时间,也不一定按照4年为一个周期严格运行。”朱增勇表示,“猪周期的时间,与能繁母猪产能增加/下降的幅度、时间有直接关系。如果能繁母猪产能恢复速度慢,就可能导致生猪价格上涨时间长;反之,生猪价格上涨的时间和幅度较为有限。本轮猪周期跟以往周期不同的是,市场情绪对于周期会有明显的影响。”

  那么,生猪价格的下跌周期为何迟迟不走?

  朱增勇表示,像去年生猪价格上涨是由于行业深度亏损导致的产能调节,只是部分养殖主体或者一部分规模相对较大的投资主体,由于短期流动资金的问题调减了产能,导致去年下半年猪价上涨,这种上涨对于产能影响相对较小,上涨周期也较短。在这轮猪周期中,产能高位的特征并没有改变,产能调节速度比较慢,这轮周期中的下降周期会比较长。

  朱增勇进一步解释称:“这轮周期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下跌周期比上涨周期要长。这两年生猪产能是处于高位,但行业整体规模养殖水平、产业集中度提升以后,尤其是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行业整体产能调整的速度相对较慢。”

  “两节”能否带动猪价反弹?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中旬流通领域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4.5元/千克,上涨3.6%。这是否意味着猪价可能回归“旺季”?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认为,从近两个月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大幅下降的背景来看,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周期波动因素导致。2022年同期,生猪价格上涨较快,基数较高,当前则处于周期下行阶段,反映在价格上是同比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供求关系影响的结果。2023年以来生猪行业产能充裕、供给持续宽松,母猪存栏仍处于高位,且冻品库存同比2022年有所增加,整体呈现供过于求。

  “虽然近日猪肉价格有所小幅反弹,但这是否意味着猪肉价格见底还需要观察。随着“两节”临近,市场对猪肉的季节性需求有所增加,生猪价格或在短时间内略有回升,并为后期价格回升积蓄势能。12月中旬猪肉价格的反弹,以及年底的表现,更可能是小周期的反弹。”张翠霞表示,从生猪供求关系看,在“两节”期间市场需求可能会有所提升,但当前生猪存栏依旧高于正常保有量,去化缓慢;屠宰量环比走高,出栏体重延续反弹趋势,生猪供给持续宽松。需求量提升带来的价格反弹将只是一个短暂的回暖,只要供求关系不发生根本改变,价格反弹很难有较好的持续性。

  华西证券近日研报表示,临近年底,由于年后淡季猪价惯性下跌,年前养殖户生猪出栏积极,市场供应总体偏宽松,供大于求导致下半周猪价出现下跌。春节前备货高峰降至,气温下降预计腌腊将持续一段时间,市场对于后市行情有所期待,短期来看,猪价下行空间不大,但供给充裕的背景下,尚无大幅上涨的基础。

  朱增勇表示,本轮猪周期是年度小周期组成的猪周期。大周期的转折点意味着生猪供给的基本面要发生反转。现在来看,如果没有其他外部因素冲击,生猪供给的基本面可能会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他进一步解释,生猪产业是重资产、资金周转时间较长且微利的产业。只是因为在前几轮周期中,生猪产业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非洲猪瘟等因素给生猪供给造成巨大波动,导致猪价出现超预期的上涨,甚至出现了历史高位。生猪产业不是暴利产业,盈利水平就是属于小幅或者微幅盈利的状态。

  “在今后一段时期,在供给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生猪行业不会再有暴利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的养殖主体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利润空间。盈利不能寄希望于市场价格波动,生猪行业逐渐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生猪价格波动幅度将会明显下降,如果相应的行业平均成本也明显下降的话,行业整体还是有盈利空间的。”朱增勇说。

  文章来源:中国畜牧业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