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猪价破“7”养殖端深度亏损 淘汰母猪仔猪价格坠落“冰点” 周期底部已现?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3-12-11 字号: 收藏文章

  近日全国猪价大面积跌破7元/斤大关,养殖端再次进入深度亏损阶段。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规模厂与散户母猪淘汰明显,导致价格走低,产能去化有加速迹象。

  “现在这个猪价不容乐观,成本较低的散户现在也面临亏损。”某地区畜牧站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下游补栏情况比较冷清,母猪淘汰也主要还是集中在散户和规模厂方面。“由于能繁母猪基数较大,叠加上市猪企通过多方手段筹集到”过冬资金,基本没有产能清退现象,或推迟行情反转的来临。

  淘汰母猪、仔猪价格不断下跌,补栏情绪降至冰点

  据Mysteel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淘汰母猪价格持续下跌,截至2023年第49周,全国淘汰母猪均价为8.92元/公斤,环比下跌11.12%,同比下跌50.14%,创下最近三年以来同期的最低点。

  淘汰母猪价格走跌的背后,是养殖端深度亏损下的产能被动去化,但整体去化仍以散户和规模厂为主,有一线人士告诉记者,“季节性因素致使部分地区的疫病蔓延,散户防病能力也远不如大型猪企,导致部分散户出现产能去化;另一方面,现在的价格再次跌入7元区间,成本较低的散户都已经抗不住了,也是产能去化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在上海钢联生猪分析师张斌看来,“供大于求背景之下,养殖端亏损严重,资金和成本压力较大,尤其10-11月份,规模场和散户母猪淘汰量明显增加,价格持续走低。另外局部地区猪病蔓延,部分母猪中招,被动淘汰,供应大幅增加,价格低位运行。这也与产能持续去化的大趋势相吻合。”

  某生猪资讯公司总经理则告诉记者,“现在散户的淘汰母猪价格是4.2元/斤左右,规模厂的是4.9元/斤左右,目前淘汰母猪的量还是较为稳定的,其中散户较多,当然规模厂也有。”

  母猪价格走低的同时,仔猪价格也创下近年来的低位,截至2023年第49周,全国仔猪均价为210元/头,明显低于2021、2022年同期的284元/头和468元/头,“不愿补栏、害怕亏损、不相信后面的猪价”是仔猪价格暴跌背后的导火索,“现在仔猪成交较为清淡,我们交易商都不敢随便抓猪了,而且现在散户补栏基本都非常谨慎。”有一线交易商告诉记者。

  某业内人士则向记者透露,“由于养殖端持续亏损,导致补栏积极性较差,目前下游仔猪成交有限,导致价格持续低位。而且目前冬季猪病多发,叠加市场对后市预期较差,除部分空栏企业常规补栏外,其余几乎无人问津。”

  产能去化加速,周期底部已经出现了吗?

  母猪与仔猪价格持续下跌,是否说明这一轮猪周期已经到底部了?长期亏损的养殖端是否要迎来黎明了?事实上,回顾历轮猪周期来看,淘汰母猪价格暴跌的确往往是周期底部的信号。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不管是生猪均价、二元母猪价格,还是仔猪价格和能繁母猪同比走势都已经跌至近三年的最低点。

  此外,从农业农村部数据来看,能繁母猪也已经连续十个月产能去化回调,“长时间的亏损下,养殖端呈现产能去化,这在以往看来或许是一个周期尾部的信号。”有业内人士指出。

  国信证券研报也指出,在猪价低迷和养殖疾病的干扰下,能繁母猪产能开始加速去化。考虑到2024年上半年猪价可能维持深度亏损水平,行业中资产负债率和养殖成本双高的养殖群体有望迎来产能出清,预计猪周期有望实现反转行情。

  不过,还需要关注的是,虽然产能去化今年一直在进行,但高基数的能繁母猪数量或影响周期底部的出现,截至10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仍在4210万头,仍超出正常保有量的2.7%,“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虽然产能去化,但在高基数的前提下,产能去化仍较为缓慢。此外,母猪生产性能近年也有明显上升,所以短时间内来看,我们不能武断的判断周期底部已经明确出现,周期持续时间有可能会拉长,幅度会更窄。”前述业内人士指出。

  张斌也持有类似的意见,“目前来看供需矛盾依旧突出,价格底部尚未出现。且阶段性供应拐点尚不明朗,初步判断周期底部尚未出现,而且猪周期界限也在持续弱化中。”

  猪企筹资咬牙熬寒冬,或推迟新周期的来临

  不仅是能繁母猪的高基数与生产效能上升有可能推迟行情反转,筹资“御寒”的上市猪企在筹资成功后也可能进一步延缓产能去化,推迟新周期的来临。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近期新希望宣布计划募资不超过73.5亿元用于升级猪场以及偿还债务等,牧原股份也公告计划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30亿元中期票据,不超过5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偿还贷款等。更有第二梯队猪企大股东转让股份偿债和支持公司生产经营。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16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超1.29亿头,仅以前五名来看,其2022年生猪出栏合计市场份额约15.34%,较2021年行业出栏排名前五的合计市场份额增长了6.12个百分点,市场话语权不断加重。

  “事实上,目前的能繁母猪去化以中小散为主。近年来大猪企的权重越来越高,抗病抗风险的能力也不断在提升,通常都比较能熬。尤其在通过多渠道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撑后,大厂产能去化或更遥遥无期,周期反转的来临推迟是大概率事件。”有业内人士表示。

  张斌也持有类似意见,想判断周期底部大猪企的走势尤为重要,“个人认为周期底部出现与否与产能去化程度密切相关,基于现状,迫于资金和成本压力散户去化较为明显,但集团企业大趋势仍为扩产增量,此外,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升。数量上的去化并不能完全代表供应减少,大环境低迷之下,消费降级,需求偏弱,供大于求格局或持续存在。”

  不过,不管行情何时反转,猪企如何度过眼下这个“寒冬”才是关键,按历史经验来看,周期底部往往才是行业最艰难的时刻,不乏有猪企倒在黎明前。温氏股份此前也表示,“当前猪价背景下,养殖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若当前的低迷价格维持到明年二季度,行业可能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部分企业甚至会出现经营危机。”

  文章来源:财联社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