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沈阳新民市良田高标准 仓廪更丰实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3-10-25 字号: 收藏文章

  秋收时节,稻谷成熟,满地金黄。 

  1023日,在沈阳新民市罗家房镇欢喜岭村的连片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摇曳,收割机轰隆隆地在田地间来回穿梭,一把把稻穗被卷入收割机,收割、脱粒、碎秆、装车一气呵成,现场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我种的1200多亩水稻大丰收,预计亩产在700公斤左右,有了这好田,咱种地更有底气!”种粮大户宋百军高兴地说。 

  宋百军口中的“好田”,就是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目前,罗家房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5万亩,涉及11个村。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亩产,抗灾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还方便大型机械作业,种地也省心了不少,使我们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现在我们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宋百军沿着田垄向地里走,边看着机械联合收割,边估算今年的收成,“每亩地能增产200斤,增加收入近300元!” 

  地面有良田耕作,空中有无人机盘旋。目前,新民市80%的农田都使用了农用无人机进行农事操作,约有300户农民取得了植保无人机操作证。 

  “植保无人机省时、省人力,提高了农业效率。农忙时节,不仅能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还能运送秧苗,运输100斤以下的农资,能干不少靠人力无法完成的农事。”宋百军说。 

  作为辽沈地区的“米袋子”,近年来,新民市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用高标准农田“托底”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稳步增加。目前,新民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11.81万亩,占比达39.4%。同时,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惠农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开展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主要粮食作物承保率达90%,降低农民种粮风险。今年,新民市建设国家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17万亩,建设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1000亩。 

  据新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世龙介绍,今年,新民市粮食播种面积241.15万亩,大豆播种面积为5.22万亩,全市粮食作物预计总产量24亿斤,创历史新高。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