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夏日炎炎,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村,一垄垄茶叶层层叠叠,青翠欲滴,长势喜人。
小小茶叶,沉沉分量。位于泰山东麓的小津口村昼夜温差大,土壤呈碱性,多山坡丘陵,十分适宜茶叶种植。当地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龙头企业+茶农”的发展模式,延伸加工链条,带动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六月底,省庄镇亓家滩村的水蜜桃园里的桃林果实累累,枝头挂满了黄里透红的蜜桃,村里弥漫着桃香。
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李丰说,位于泰山脚下的亓家滩村阳光充足,排水良好,拥有水蜜桃生长的优良环境。“今年我们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新增加桃树种植面积20亩,村集体经济预计年增收5万元。”她说。
当下正是桑叶茶加工旺季,走进泰山区邱家店镇埠阳庄村农产茶研制中心,工人们正在精选优质桑叶,加工、制作桑叶茶,一派忙碌景象。
埠阳庄村历来有种桑养蚕的历史,村内桑树种植面积达95亩。“以前很多村民农闲时炒制桑叶茶,但难以形成规模和品牌。”埠阳庄村党支部书记彭永俊说。
今年年初,埠阳庄村党支部利用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理收回的2000平方米闲置旧厂房,建立农产茶研制中心加工桑叶茶,预计年产1万斤,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
近年来,当地聚焦产业振兴,着力培育壮大特色农业,推动乡村“土特产”红火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就业增收,一头连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做强‘土特产’文章,更好地致富农民、服务城乡。”泰山区委书记张培峰说。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