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在来安县水口镇渡口村的2000多亩收割后的稻田间,几台秸秆打捆机、翻草机轰鸣着往返穿梭,“吞食”着散落一地的秸秆,“吐出”一捆捆圆滚滚的草包,秸秆满地的田野顿时变得平整洁净。
来安县金仓农场负责人金成中指着田野里忙碌的机器告诉笔者:“这几台机器是我今年刚采购的。另外,我还投入100万元租赁了26台打捆机和6台翻草机,现正在全县各地开展秸秆回收作业。今年刚起步,明年效益应该会更好。”他算了一笔账,今年秋季,他预计收购7万吨秸秆,好的草料制作成养殖饲料,差的卖给发电厂。一捆秸秆大概0.2吨,均价7元,今年秋季毛利润就能达到200多万元。
“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放在田里又影响耕种,为此经常有农户来镇里上访,要求镇里给出解决办法。”来安县水口镇镇长魏永亮说,每逢午秋两季,秸秆禁烧就成了镇里的头等大事。今年镇里变“堵”为“疏”,大力推广秸秆集中规模化收储运、青贮加工、饲料化及肥料化等集成技术,鼓励支持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循环利用,让干部、农户都省心省事,曾经的“生态包袱”成了如今争相回收的“香饽饽”。
近年来,来安县制定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实施办法,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奖补,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稳步持续发展。今年,该县全年粮油种植面积130.95万亩,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68.31万吨,可收集量51.7万吨,综合利用量48.3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3.5%。秸秆还田面积56.7万亩,还田量19.08万吨。
来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梯高介绍,近年来,该县持续优化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大力推广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应用商品有机肥、生物炭基肥等肥料化利用方式,促进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同时,在县内养殖重点地区,结合畜牧产业发展,大力推广秸秆青贮、黄贮、氨化、微生物发酵技术,除巩固扩大原有畜禽养殖企业的农作物秸秆青储能力外,还不断拓展秸秆饲料化利用渠道;鼓励全县中小养殖户开展打包青贮,开展商品化饲料加工销售一体化试点建设,大力推进秸秆过腹还田,与养殖户签订秸秆利用协议,通过秸秆饲料化利用,实现过腹还田。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