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日前,记者在牡丹江市温春镇看到,农田秋收工作已经结束,农民正忙着整地。马力十足的农用车正在田间作业,四个并排的铧式翻转犁铲起土地和表面的秸秆,随着农用机的前进,土地表面的秸秆就被埋在了地里,黑色的土壤露出地表……
据了解,自今年10月9日开始,温春镇的秸秆翻埋还田工作正式开始,预计在12月10日停止作业。每一辆农用机上都安装有GPS定位系统,并伴随视频跟踪作业。
“秸秆深埋还田的机器是由农民合作社统一购买的,翻转犁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作业跨幅在1.5米以上,一台车一小时能作业10亩地。”温春镇镇长张志超介绍,秸秆粉碎翻埋还田在温春镇推广了3年时间,每年的作业面积以25%至30%的涨幅递增。
“经过秸秆翻埋的土地,第二年播种成活率更高、施肥渗透率更高、土地含氧量更高,而且土壤保水效果更好,特别是去年大旱之后,秸秆翻埋的土地明显产量更高。”张志超说。
在林口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秸秆打包机忙碌的场景。六合村秋收现场,秸秆打捆机正在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一排排秸秆瞬间被秸秆打包机“吸走”,经旋转、压缩、打捆后码放整齐,秸秆变成饲草和燃料,农户省心省事又能增加收入,让“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在宁安市广袤的农田里,机器轰鸣,大马力联合整地机正在进行作业。各乡镇、合作社正抢抓最佳农时,采取边收获边整地,连续作业,歇人不歇车等有效措施,为秋整地作业创造有利条件,为明年春耕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三陵乡的宏瑞玉米专业合作社今年共种植玉米10000多亩,合作社采取收完一块地、秸秆离田一块、深翻一块地的做法,同时,又雇用了两台深翻机器,全力加快秋整地进度。
据介绍,宁安市为加快推进秋翻地高标准、高质量顺利完成,农业技术人员坚守生产一线,随时对作业的地块进行质量跟踪检测,科学指导种植户快速有效地进行秋翻地作业,做到整地一块、达标一块,全面提升整体标准化作业水平,确保秋整地工作高标准顺利完成。
记者从牡丹江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农技服务部门近期面向广大农民积极推广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按照工作计划,今年牡丹江市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技术推广面积预计达到33.1万亩。
据牡丹江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牡丹江市针对耕地坡度、种植作物,探索建立了秸秆深翻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秸秆覆盖免耕,配合有机肥施用、坡耕地治理、合理轮作等综合技术,持续推广农艺保护治理模式。2022年,全市落实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面积233.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39万亩。全市计划秸秆还田利用率达到61%以上,轮作面积31.88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26.5万亩,深松整地160万亩。深入实施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全市新增测土配方施肥172万亩,推广节药喷头体更换3306套,农药利用率达到45%,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4%,有机肥还田面积227万亩,为黑土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全面提升夯实了基础。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