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猪价三季度显著回暖 龙头企业实现扭亏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2-10-31 字号: 收藏文章

  价格上涨带动下,6月末以来,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整体实现盈利,三季度成为改善企业利润和现金流的关键期。

  近期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在三季度单季大幅盈利的拉动下,部分公司已实现年内扭亏,此前暂停的扩产项目也回归建设正轨。

  伴随四季度行业旺季来临,短期生猪价格或将维持高位震荡行情,行业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改善。

  业绩大增

  经历了2021年的大幅亏损之后,生猪行业凭借今年三季度的出色表现,有望年内扭亏。

  作为行业龙头,牧原股份(002714)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07.74亿元,同比增长43.52%,实现净利润15.12亿元。其中,牧原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达81.96亿元,同比增长1097.41%,助力扭转了业绩亏损局面。

  此外,温氏股份(300498)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3.3亿元,同比增长52.6%;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158.4%。在上半年亏损达35.24亿元的背景下,该公司前三季度也顺利扭亏,实现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107.07%。

  不过截至三季度末,仍有生猪养殖企业年度业绩尚处于亏损状态。新希望(000876)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80.9亿元,净利润14.33亿元,但前三季度依然亏损27.07亿元;正邦科技(002157)前三季度亏损76.4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6.27亿元。

  2022年前三季度生猪养殖行业整体量价齐升。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5.2亿头,同比增长5.8%;猪肉产量4150万吨,同比增长5.9%。而截至10月2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5.3元/公斤,较2022年初约20元/公斤的价格已大幅攀升。

  牧原股份数据显示,2022年1-9月份,该公司共销售生猪4522.4万头,仅9月份当月该公司就销售生猪446.2万头(其中仔猪销售27.3万头),销售收入119.59亿元。9月,牧原股份商品猪价格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商品猪销售均价23.06元/公斤,比2022年8月份上升10.12%。

  温氏股份也披露,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累计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1242万头,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共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约441万头。2022年9月,温氏股份毛猪销售价格为23.89元/公斤,而上年同期价格仅为12元/公斤。

  现金流改善

  经历了一年多的亏损期,养猪龙头企业此前相继曝出现金流压力,扩产项目一度暂停。在业绩重拾升势后,行业产能扩张也再度提速。

  牧原股份公告显示,该公司9月末货币资金余额为151.06亿元,较2022年初及二季度末均有所增长,今年上半年现金流紧张的情况已显著缓解。同时该公司三季度末合并资产负债率为61.5%,较二季度末明显下降。

  三季度以来,随着猪价上涨,现金流情况持续改善,牧原股份对部分养殖项目复工建设,预计公司年底养殖产能将达到7500万头。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建养殖产能在600万头左右。此外,近期牧原股份新投产两家屠宰厂,合计投产屠宰厂达10家,产能达2900万头/年,预计今年投产总屠宰产能将超过3000万头/年。

  温氏股份也披露,三季度末,随着该公司业绩持续好转,库存资金更为充裕。为降低财务费用,公司通过提前归还部分有息负债等多种措施,持续降低资产负债率。自5月以来,温氏股份资产负债率已实现月度“5连降”,9月份末已降至60.7%。相比二季度末,三季度累计下降5个百分点。

  对于资本开支计划,温氏股份也称,过去两年,受行业低迷行情影响,为保存资金实力,公司暂停或延缓了固定资产建设,控制发展节奏。若明年行情较好,公司将适当放开固定资产投资,满足未来发展规划。

  在成本把控方面,各家公司均设置了阶段目标。

  牧原股份表示,希望四季度能够实现15元/公斤左右的阶段性成本目标,明年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温氏股份则称,公司第三季度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8.3元/斤左右。整体养猪成本仍处于持续下降通道中。傲农生物此前也披露,该公司今年底的目标是断奶仔猪成本降到400元/头以下,育肥成本降到17元/公斤左右。

  对于生猪市场后期走势,牧原股份认为,虽然三季度生猪市场价格维持较高水平,但由于前期低价带来的行业整体亏损持续时间较长,生猪养殖从业者的前期亏损普遍未得到有效弥补,因此行业补栏意愿整体更为谨慎,预计未来两个季度生猪市场供需关系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对于二次育肥对市场的影响,温氏股份分析,从短期来看,二次育肥导致部分供给延后。中长期来看,二次育肥只是存量博弈,不会改善市场整体供给情况。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