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集团化猪企之间成本差异大 中小规模场、家庭农场出路在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2-08-22 字号: 收藏文章

  上市猪企之间分化来越来明显了。当然,这里说的分化,不是养殖模式上的分化,而是发展势头、资金压力、养殖成本以及养殖规模等等。今天我们主要来谈一谈上市猪企的成本,我们规模化猪场、家庭农场对标这些大企,结合自己的优势,规避劣势,抓住机遇,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成本差距巨大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牧原的商品猪完全成本在15.5元/公斤,新希望7月养猪成本降到了17.4元/公斤,温氏股份今年二季度综合养殖成本已降至17元/公斤,正邦科技一季度公布的育肥成本为20元/公斤,剔除四项费用后的养殖成本为16.45元/公斤。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牧原的成本比其他头部猪企的成本低了近2元/公斤,相当于每出栏一头120公斤的猪,其收益要多出近240元,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1年,秦英林分享的“牧原个别场综合成本5.1元/斤”案例就引起了业内的疯传与热议。近期,秦英林再放豪言:一头猪养到120公斤,还有622元的成本控制空间。

  按照业内的说法,养猪成本中,饲料成本约占56%、仔猪约占20%、人工约占20%,动保、水电、厂房折旧和其他成本占约4%。我们着重谈一谈前三项。

  饲料成本控制:推广低蛋白低豆粕日粮

  2000年,牧原就已经开始推广应用低蛋白低豆粕日粮,到如今,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低蛋白低豆粕日粮,并不是单纯地减少蛋白和豆粕的含量,而是根据猪群的生长情况及营养需要,通过一定的混合技术,将高浓度氨基酸日粮和低浓度氨基酸日粮按比例混合,实现营养精准供给。

  低蛋白低豆粕日粮配方的优势到底在哪?传统玉米豆粕型日粮配方,出栏一头猪约需54.8公斤豆粕,而低蛋白低豆粕日粮配方,豆粕头均消耗量为30.3公斤。这样来看,低蛋白低豆粕日粮,一头猪可以节省24.5公斤豆粕。

  按目前市场豆粕价格4300元/吨计算,一头猪节省的豆粕成本约为105.35元。当然,减量的豆粕要用玉米和合成氨基酸补充,综合以上饲料成本,一头猪成本大概能节省30-50元。

  当然,豆粕减量并不仅仅只有经济效益,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如果低蛋白低豆粕日粮配方能够惠及到占全国养殖量50%的规模化猪场(25%)、家庭农场(15%)、散养户(5%)在效益上又多了一个有竞争力的筹码。

  断奶仔猪成本控制:350~470元

  7月下旬,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牧原董秘表示其断奶仔猪成本低于350元/头。这个成本是高还是低呢?来看一下对比。

  6月底,新希望公布公司断奶仔猪成本为470多元。7月中旬,傲农生物表示仔猪断奶成本约430元/头,今年的目标是使断奶仔猪成本降到380元/头左右。牧原的断奶仔猪成本领先这两家企业80-120元/头。

  一般来说,决定断奶仔猪成本的主要因素除了上述的饲料原料成本,还有二元母猪成本、PSY。下面,我们重点来说这两个因素。

  企业有自己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二元母猪成本和PSY可以结合起来聊。这个模式是:从核心群选留公猪直接应用至父母代母猪,进行多品系轮回杂交生产,不再依赖国外进口种猪,而是可以自行繁育母猪,并且保证其性能,同时满足种用和商用。自繁自育的成本,比外购母猪更可控。

  从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来看,国内平均水准为20左右,根据公开数据,截止2021年9月,牧原股份24左右,天康生物22左右,新希望的PSY为18,温氏PSY恢复到20左右,正邦淘汰一大批落后产能后PSY达22,大北农23左右(202205)。

  智能化助力,降低人工成本

  曾经“10个人管理2000头猪”新闻不在少数。提到人工成本,就不得不说智能化。那智能化水平能到什么程度了呢?智能化管理精度做到了每个人、每个单元、每一头猪、每一个设备。

  牧原创新了一个巨型机器人,主机高38米,臂展2365米,18.3万个智能终端,这套装备投资2.8亿元,涵盖了整个工厂的作业。具体有啥用?主要是智能化饲喂!这个机器人可以根据猪的情况,向总部发送饲料的指令,并根据信号向不同猪舍配料,一天一个配方,精准饲喂。

  精准饲喂的好处不用多说,节省饲料,提高日增重。机器的好处就是节省人工,这套设备每年可节省人工费用6000余万元。在育肥阶段,根据猪舍条件及人员熟练程度,1名饲养员可同时饲养2400-3600头生猪。

  虽然智能化前期投入巨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均摊掉了部分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对于大规模养殖企业来说,长远来看是较为划算的。

  结语

  在饲料、育种、智能化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独有的道路,也看到了养猪企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我们做个大胆的预测:未来随着生产技术再突破、智能化更精细,或许真的可能实现5元的造肉成本。

  文章来源:猪好多网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