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风吹麦浪扑鼻香,又是一年“三夏”忙。顺义区12.16万亩小麦的收割场景即将上演,丰收的序曲已然奏响。
顺义区通过建立“两点一线”田间管理模式、开展线上与线下技术指导服务、健全农资农机储备调运机制等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做好“三夏”生产工作。
位于李遂镇的北京市鑫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一台台小麦收割机、玉米播种机等农机具整装待发。“即将进入小麦收割时节,合作社半个月前开始对收割机割台、传送筒等维修保养。”北京市鑫利农机服务合作社助理协调员金振来说,合作社将组织40余名机手进行麦收和夏种工作。今年,顺义区畅通农机具调配供需渠道,组织农机具1200余台,满足“三夏”生产需要。
在大孙各庄镇、木林镇等成片的金色麦田里,区农服中心工作人员与农业技术人员正在取样测产。小麦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经预测,平均亩穗数46.5万,穗粒数26粒,千粒重38克,亩产390.5公斤,较去年持平或略增。
“三夏”期间是秋作物抢时早播的重要时期,预计夏玉米播种11万亩,大豆播种2300亩。顺义区农业主管部门积极动员多家农资销售企业提前完成生产物资储备工作,共备种子80吨、肥料5400吨、农药47吨,可满足全区生产所需。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