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麦浪滚滚 丰收在望——平凉市小麦大规模机收作业即将展开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2-06-20 字号: 收藏文章

  夏至临近,平凉市小麦逐步进入收割期。从东到西,从川区到塬区,麦浪滚滚,麦穗饱满,一派丰收景象。

  “再有10天左右,就可以大面积收割。”崆峒区草峰镇镇长杨振旺这几天主要在忙小麦机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告诉记者,全镇今年小麦种植面积4.88万亩,基本全部可实现机收,集中7到10天就能全部收割结束。

  杨振旺预估,今年草峰镇跨区作业收割机将达300台,为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镇上制定了方案预案,建立了工作联系机制,确定专人专职负责组织对接、跟踪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农机手及农户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前组织技术人员对镇内现有农机进行了检修和调试,设立了维修站,配备了流动维修服务车辆,保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

  记者在草峰镇九龙村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接待站了解到,这里可以为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作业安排、后勤保障等服务,帮助机手联系加油站点、维修站点,向机手提供口罩、饮用水、防暑药品等防疫和作业保障物资。“跨区机收作业专班电话和农机维修微信群24小时值守,确保及时提供各类信息和服务。”杨振旺表示,草峰镇“三夏”小麦机收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到位。

  据市农业农村局数据,今年我市小麦收获面积141.89万亩,预计投入机具超2000台,机收率可达98%,为历年最高。根据中央及省委、省政府“三夏”生产工作安排,我市提前部署、畅通机制,设置跨区作业接待点76个,城区及乡镇服务站58个,抽调工作人员1005名,全面保障跨区作业。

  “根据摸底情况,目前本地624台联合收割机已配备到位,所需1400多台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正在有序引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路韬说,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将与交通、公安、防疫、气象、中石油等部门密切协调配合,保证农机运行畅通、服务保障到位,确保每块农田麦熟有机收、收在适收期。

  记者在崆峒、泾川、灵台等县(区)采访,已有部分区域开始小面积收割及晾晒,沿路可见排队而来的大型收割机,据这些机手说,他们从河南、陕西一路向西,算是到达甘肃的“先头部队”,根据平凉的麦收情况,“大部队”将陆续到达。

  灵台县威动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宋新超半个月前去陕西跨区作业,10天时间收了400多亩小麦,除去吃、住、油等成本,净赚3万多元。记者采访时他刚回到灵台两天,准备修整之后,参与当地的麦收。

  威动农机合作社是目前灵台县最大的一家农机合作社,现有社员15人,大型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旋耕机、无人植保机等各类农机具60台(套)以上。社内排列整齐的各类机具让记者大开眼界,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年均开展深松作业面积1.86万亩,托管服务面积3.45万亩,服务农户3500户,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目前灵台县有农机合作社48个,80%具备农机服务能力,50%可开展跨区作业。”灵台县农机服务中心主任李亚军说,今年,全县共有小麦种植面积33.53万亩,可供机收面积33.53万亩,小麦机收率100%。

  截至去年底,灵台县有农机从业人员8000多人,农机总动力20.5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2942台,联合收割机400台配(套),农机具6855台(套)。2020年,灵台县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命名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受收获时间选择不精准、田间作业条件复杂、精细化收割水平低等多种因素制约,小麦机收仍存在跑粮、漏粮、漏割等现象。“一巴掌下去,不能超过3粒,否则农民也不答应。”宋新超在地上比划着给记者解释,这是农户和机手都认可的普遍且广泛存在的一种损耗测评标准。

  “减损就是增产,我市持续加大机收减损各项措施落实力度,开展减损技术培训指导,提高广大机手作业质量,去年全市减少粮食损失490万公斤,今年的目标是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路韬表示,将继续深挖机收减损潜力,多渠道组织机手参加培训活动,引导广大农机手树牢减损降耗意识,减少田间地头收割损耗,争取夏粮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