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今年的夏粮即将开镰,天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武清区的小麦种植面积占到全市种植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眼下,田地里,麦浪滚滚,一派丰收景象。这几天,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紧估产。
据市农业中心专家组调查估产,今年,全市178万亩小麦,预计亩产量在407公斤左右。本市夏粮有望迎来丰收年。最近几天,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天津白天温度连续超过30度,气候干燥,正处在灌浆期的小麦,如果遇到干热风,很容易导致小麦提前枯熟,影响产量。为此,全市夏粮主产区都在开展防干热风、防病虫害、防倒伏的田间管理,同时,抓紧给麦田抢浇“麦黄水”。
小麦成熟后,适收期只有三到五天,今年,天津小麦机收率有望达到100%,收割机等大型农机是收割的主角,这几天,各小麦产区都开始农机的调试。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派出了近百人的技术服务小分队,到辖区内的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进行农机具的维修保养。
爱惜粮食,降低损耗,开镰前,农业部门对农机手进行培训,课程主打内容就是减少小麦机收损失。小麦留茬高度、不同天气下收割机的驾驶速度,这些环节全都会影响小麦收割的损失率。农业技术人员的讲解,也让这些开了多年收割机的“老把式”,学到了如何更加科学的收割。夏粮收获期间,天津还将加强机具的统筹调度,强化跨区作业安排管理,及时打通影响农机上路作业、农资调运方面的堵点、卡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跨区作业的外地农机手,在高速口等地提供机收服务站,确保收割有序开展。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