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记者14日获悉,农业农村部将抓紧制定稳定生猪产能工作方案,形成生猪稳产保供的长效机制,防止生猪产能大起大落,促进生猪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影响,前两年国内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明显减少,助推国内猪肉价格不断走高。而从今年2月份开始,国内市场生猪价格连续6个月下降。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猪肉市场供应相对充裕,价格明显回落。但一方面,猪肉价格过低也可能会使养殖企业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更长一段时期的猪肉供给和肉价稳定。
对此,2021年4月以来,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发布生猪生产、价格、进出口、成本收益等四大类数据,及时解读产业热点和突发性问题,科学引导市场预期。2021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完善生猪稳产保供综合应急体系。
农业农村部下一步将分省份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猪场保有量等核心指标,并出台考核办法,压实地方责任。重点是注重早调预调微调,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合理区间。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加大力度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这对于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以来,为加快生猪生产恢复,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层面不断加大对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支持力度,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基建、财政、用地、环保、交通、金融等扶持政策,有效缓解了困扰养猪业特别是制约规模养殖发展的用地难、粪污处理难、贷款难等“三难”问题。
在政策和市场共同作用下,生猪产业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农业农村部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扶持力度。对年出栏1万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相应层级的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稳定规模猪场存量。同时,继续发挥部门协调机制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地方稳定并落实财政、金融、用地、环保等长效性扶持政策,让规模养殖场有稳定的政策预期,促进节本增效,加快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