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时值金秋八月,水富市向家坝镇永安村的层层梯田在秋风的吹拂下翻滚着金黄的稻浪,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村民们在历经春播夏耘的辛劳后满怀喜悦地迎来丰收的季节。
在永安村田竹片区“永安金谷大米”种植基地,目之所及均是一片秋收农忙的景象。村民们忙着割稻、脱粒、晾晒,虽然大家累得满身是汗,但心里乐滋滋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苏小林从务工地赶回来,趁着天气晴好,头戴遮阳帽,脚穿深筒靴,跟家人一起扎进田里抢收水稻,忙得不亦乐乎。“今年家里种植的4亩水稻实现丰收,亩产量约500公斤。按照协议价卖给村里的集体经济组织,比以往种植的水稻价格每公斤高出0.8元左右,加上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提供的种子、肥料,总的来算可增收3000多元。”苏小林信心满满地说。
为提高水稻的附加值,2019年,永安村采取“村级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优质籼粳杂交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成功注册“滇安云米”商标。2020年3月,顺利通过产品检测和产地环评报告,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成为昭通市首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大米品牌。
永安村委会委员杨勇介绍:“年初,村里的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跟种植户签订协议,向种植户免费提供种子、有机复合肥料。育秧栽插、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均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进行生产。最终以高于市场价35%的价格收购种植户的稻谷,经统一加工包装后推向市场,按每公斤12-16元的价格进行线上线下销售。”
今年,“永安金谷大米”种植基地共种植水稻300亩,预计产量达150吨,通过“绿色食品”品牌化运作可实现产值 125万元。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