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武隆探索5种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带动3万群众脱贫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3-29 字号: 收藏文章

  阳春三月,正是踏青出游好时节。走进武隆区黄莺乡复兴村,云雾缭绕的青山下,层层水田映着天光,田间的水车转个不停,在水面上荡起层层波纹,一派自然恬淡的田园风光。

  “最近每逢周末,只要天气好,来的游客就多,最高一天可接待700多人。”复兴村第一书记张向东说,依靠乡村旅游的发展,复兴村已从穷山村变成热门乡村旅游打卡点,村民收入稳步增加。

  复兴村的变化,正是武隆区探索旅游扶贫模式的成功案例。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武隆区,80%的乡镇、75%的行政村处在大山区、高山区和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发展规模工业和农业都不具备条件。2002年,武隆区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与贫困并存的,是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武隆区扶贫办积极与文旅部门沟通协作,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子,将特色生态资源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复兴村就是首批试点之一。

  为推动工作开展,武隆区扶贫办主任沈江涛与复兴村形成结对帮扶,社会扶贫科科长张向东主动请缨担任复兴村第一书记。通过调查,确定了复兴村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打造“微田园”“微景观”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

  随后,在张向东的带领下,复兴村在整治村容村貌的同时,将当地的水田改为梯田,并在其中增设仿古水车、亭台等,形成了现代感十足的稻田风光。此后,又打造了网红桥、喊泉、水上乐园等娱乐项目,旅游人气越来越旺。2020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2837元,较2017年增加7000元以上。

  复兴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推动了沧沟乡青杠村“古渡驿站”、后坪乡文凤村“天池苗寨”等乡村旅游点的陆续打造。

  在后坪乡文凤村,扶贫干部依托当地传统苗寨,充分挖掘苗族文化,在苗寨原有特色基础上,打造了民宿度假住宿区、苗医苗药体验区、特色美食加工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田园山野游憩区。

  旅游的发展带动不少寨民在家里开起农家乐。就在今年春节期间,寨民罗元发的农家乐每天收入近1000元,乐得他合不拢嘴。

  据了解,通过多年探索发展,武隆区已实践出廊道带动、景区带动、合作社带动等5种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帮助当地3万名贫困人口靠旅游业摆脱贫困,其中1万名涉旅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旅游做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就脱贫致富”,相关旅游扶贫工作曾两次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在上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武隆区扶贫办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