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口袋和脑袋都要富起来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2-04 字号: 收藏文章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海西州坚持扶贫先扶志,注重在贫困群众中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积极培育“脱贫光荣户”,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领,把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战胜困难和摆脱贫困的信心,切实改变过去“等靠要”的陈旧观念,全力激活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能力,为全州脱贫攻坚注入正能量。

  近日,记者走进都兰县香日德镇柴兴村,听村民赵生珠讲他的脱贫故事。赵生珠曾经是柴兴村的一名贫困户。现如今,他们一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村里的“脱贫光荣户”。

  “把已经脱贫的这些农户选出来,让他们现身说法,让老百姓看到他周边的邻居、亲戚是怎样脱贫的。转变他们的理念,真正做到‘我要主动脱贫,脱贫是光荣的’。”都兰县香日德镇副镇长冶金山介绍道。

  脱贫是光荣的,但谈起脱贫的历程,赵生珠百感交集。他是一个扎根青藏高原、土生土长的农民,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妻子于2013年查出卵巢癌,由于长期治疗需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这给本不够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陷入绝望。

  2015年初,香日德镇政府了解赵生珠家的实际情况后,将其一家纳入贫困户。看到近年来身边的好多农业种植户都靠种植藜麦发了家,也看到政府对经济作物种植的大力推广和政策扶持,赵生珠萌生了种植藜麦的想法。说做就做,赵生珠获得县农牧局贴息贷款扶持,开始了种植计划。“2017年,我承包了130亩土地,其中70亩土地种植藜麦,60亩土地种植青稞、小麦,一年里通过村干部支持带动,也靠我自己的努力,我赚到了12万元钱,生活充满了希望。”赵生珠说。

  第一年的成功给了赵生珠信心,2018年,他继续承包土地150亩,其中70亩种植藜麦、80亩种植青稞,再次收获17万元。2019年他将承包地扩大到400亩种植藜麦青稞,年终获得收益25万。

  几年来,赵生珠的收入猛涨,这极大地改变了他们家的生产生活环境,也解决了妻子看病就医的花销,不仅如此,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的医疗卫生服务让他很安心。“现在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我要感恩,因为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下,我的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了。”

  “我脱贫我光荣”,不等不靠,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1679户4633人依靠党的惠民政策自力更生、摆脱贫困、成功摘帽,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的到”的脱贫光荣户,他们的日子正在发生了质的变化。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