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巫山巧借外力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1-26 字号: 收藏文章

  “吱……”1月22日上午10点过,贺成双骑着摩托车,刹停在自家院坝前。

  “干啥子,这么着急?”听到刹车声,其妻尚魁存探出脑袋问。

  “三社的刘中华要整条泡椒烤鱼,还急着赶去县城,我马上帮他做。”贺成双火急火燎地说。

  贺成双曾是巫山县双龙镇安坪村远近闻名的“赌棍”,因赌博欠下10多万元的赌债。一家人苦熬之时,驻村扶贫工作队找到他,给他讲政策、找支持,最终助他开起了农家乐。

  “思路闭塞、缺少资金、没得劳力,这是脱贫攻坚面临的普遍难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内生动力不足。”双龙镇党委书记易前聪介绍,双龙镇被确定为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后,通过志智双扶、能人带动、外来干部帮扶等三股外力,给群众带来了精神、产业、思路的三大变化。目前,全镇10个贫困村的1803户、665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志智双扶带来精神之变 

  “赌棍”贺成双成了“脱贫之星” 

  当天上午,贺成双在刘中华的烤鱼订单上就赚了80多元钱。他说:“这几天下雨,生意要淡点,不过每天还是有一两百元的收入。”

  贺成双今年47岁,是安坪村三组土生土长的村民。2009年,贺成双返乡回到安坪村,经人介绍认识了尚魁存,并于2010年结婚。由于妻子精神上有些问题,一年光看病吃药就要花费上万元,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贺成双身上。看不到希望的贺成双渐渐迷恋上了赌博,没几年就输了10多万元,妻子的病情也因此加重。

  市作协重庆文学院院长助理、安坪村第一书记程浩来到村里后,第一时间便买了点生活物资到贺成双家救急。没过两天,程浩买来的生活物资就被贺成双吃完了。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在程浩看来,脱贫关键还得靠内生动力,得靠自己干,首先必须得鼓起精气神。

  “老贺啊,现在政策这么好,你又好手好脚的,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于是,程浩三天两头往贺成双家跑,给他讲政策、摆道理。经过几个月接触,他打听到贺成双以前在外打工时干过餐饮,安坪村又在小三峡旅游环线上,如果在村里开农家乐,生意应该不错。

  2017年,为了让贺成双鼓起信心,程浩通过评议、公示等流程,将其一家纳入建卡贫困户,并为他的妻子购买了大病医疗保险。同时,程浩又帮助贺成双报名参加县里的创业培训,到山东烟台、万州等地学习农家乐的经营、管理经验,并为其申请到3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

  经过一番筹备,贺成双的“古树人家”农家乐就开门营业了。第二年贺成双就赚了3万多元,他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被评为了“脱贫之星”。

  去年,村里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贺成双家的外墙被翻新、院坝也硬化了,门前还栽种了花草。如今,贺成双又有了新打算,他想再盖一层楼,多增加5个房间,挣更多的钱。

  扶贫重在扶志。近年来,双龙镇通过开展“双龙福星评选”“么里大喇叭”等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等形式,引导和启发广大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同时,开展双龙“五福”行动,即“志智是福”“和美是福”“感恩惜福”“平安是福”“孝爱是福”,进一步激发出广大群众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

  能人带动带来产业之变 

  脱贫户刘道学成了“产业股东” 

  双龙镇白坪村石上生花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占地1200亩的石林花海让人惊叹。这片土地曾经是闲置的坡耕地,但返乡能人刘小红的到来,让这里发生了巨变。

  白坪村山高坡陡,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的600多人中,贫困户就有74户、282人。白坪村支部书记贺忠平说,之前村里也曾动员过村民发展中药材,但由于不懂市场、缺乏技术、劳动力,心有余而力不足。镇村经过合计,决定吸引本土能人刘小红返乡带动产业发展。

  经过一番考察、结合当地的石林资源,刘小红依托“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了120多户(其中贫困户20多户)村民的1200亩土地,准备打造一座以石林为主题,集休闲体验、观光旅游、民宿吃住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如今,石上生花景区已初步建成。

  “不少群众在景区里找到了工作,增加了收入。”贺忠平说,在此常年务工的有30多人,高峰期用工量超过60人,“景区的股份配比为公司占70%,村集体占10%,村民占20%,景区正式开放后,我们就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红。”

  今年60岁的刘道学是白坪村二社脱贫户。他将20亩田土交给公司经营后,一年光土地流转费就有6000多元,加上景区务工每月有1000多元工资,2018年就摘掉了“贫困帽”。不仅如此,刘道学还在景区附近开了一家商店,一年也有几万元收入。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双龙镇通过实施“能人兴村”战略,探索出“单户经营”“联户经营”等发展模式,先后引入龙头企业5家,大业主果园54个、培育家庭果园39个,培育致富带头人64名,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外来干部带来思路之变 

  村民刘忠梅从扛锄头变为玩刻刀 

  早上9点过,安静村仍然安静,而村里的叶雕工作室,却十分忙碌。

  送完孩子上学后,35岁的脱贫户刘忠梅一大早就来到叶雕工作室。她全神贯注地盯着图纸,手握刻刀顺着图纸在红叶上小心翼翼地刻画……20多分钟后,一幅以山水为主题的叶雕工艺品就做好了。

  “放下锄头,拿起刻刀,现在的日子还是蛮不错的。”刘忠梅说,学叶雕其实并不难,只要眼神好,心灵手巧就能干,“这不,几十分钟的功夫,我就雕了2张,挣了30元工钱。”

  “红叶开得艳,但村民却守着宝贝过着穷苦日子。”市委宣传部扶贫集团驻乡工作队队员、安静村第一书记王涛坦言,安静村地处小三峡风景区核心地带,其中云顶景区、鱼头湾景区是山上观赏峡谷景观和欣赏红叶风光的绝佳位置,境内红叶资源丰富,但由于游客只在船上游,不到山上来,山上的村民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他们只能外出打工,村里仅建卡贫困户就有123户、424人。

  在王涛看来,当地的红叶资源没有得到好的开发利用,除了观赏外,就是当柴烧,根本没当个宝。“必须在红叶上做文章,把它变成一种旅游商品。”

  说干就干。王涛邀请市文联各艺术门类的专家到村里考察调研,经过反复论证,大家决定开发叶雕文创产品,以安静村为基础,进行产业化开发,开拓红叶艺术品市场。

  选材、雕刻、储藏……经过多次技术攻关,叶雕艺术品开发成功,并接到了一家大型公司的订单,红叶卖成钱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村子沸腾了。

  2018年11月,村里成立了重庆鸿森雕刻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民脱贫增收。目前,红叶叶雕已开发出山水、恋情、农耕、十二生肖为主题的四大系列产品,在重庆市消费扶贫馆、巫山机场、县城都有线下展示交易,成功带动10多位农民常年务工增收。

  “目前小三峡旅游正在提档升级,从过去单一的水上游,向水路环线进军,加上巫大(巫山至大昌镇)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届时到村里来耍的游客会更多。”王涛说,下一步,他们将申请叶雕扶贫示范车间,同时利用淘宝等线上平台,实现网络订购,让叶雕工艺品走出大山,卖向更广阔的市场。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