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从“最先一公里”解决猪肉问题 科学家开网店推优质种猪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1-01-12 字号: 收藏文章

  “全世界有一半的猪都养在中国、消费在中国。”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瑶生说。近日,陈瑶生团队在中国内贸批发平台1688开通种猪和猪精企业店。陈瑶生希望,将实验室优质的种猪资源,通过阿里巴巴助农体系推广出去,最大限度地触达全社会的中小企业和养殖户,提升国产商品猪肉的产量和质量。

  我国养了全世界一半的猪,吃了全世界一半的猪肉。据公开报道,我国猪肉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比例,2016到2018年稳定在48%左右,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陡降至40%。产量下降了,猪肉价格贵了。

  近日,市场上部分黑猪精品五花肉的价格约为普通五花肉的2-3倍。以黑猪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猪长得慢、饲养成本高、数量少;而白猪长得快、饲养成本低,已经占领了老百姓的日常餐桌。

  “我国的商品猪,80%以上来自国外引种。”陈瑶生告诉记者,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杜长大”(美国杜洛克猪、丹麦长白猪、英国大约克猪),每年数千至一万头,2002年达到2万头,此后呈下降趋势。然而去年受非洲猪瘟影响,引进国外种猪又突破2万头。

  陈瑶生认为,生猪育种的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去年的非洲猪瘟,让中国生猪产业损失惨重,只有大规模的企业有生猪育种的科研技术,广大中小企业和养殖户无能为力;而企业之间因竞争并不愿进行遗传交流。

  业内人士认为,发展生猪育种技术并非易事,国内由于现代养殖业起步较晚,除了育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外,原始数据的积累量和准确性都不够。

  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瑶生带领他的团队,建立了国内生猪种源数据中心和生猪育种基因库,培养了几十位“养猪专业”的博士、硕士。学生在入学之前,要先去养猪企业锻炼两个月。

  陈瑶生认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生猪育种效率的提升,让引进种猪进入“引种-适应-改良-提高”的良性循环,“做到少引种甚至不引种”。如今,这一科研团队的实验室产品——种猪和种猪精液,终于能与全社会共享。

  2014年以来,阿里巴巴在互联网企业中率先进入农业“最先一公里”,助推农业科技走出实验室,建设开放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探索普惠的数字农业新模式。

  作为阿里巴巴助农体系的一环,1688的批发式助农已覆盖全国50个农业重点产业带,经营主体注册为专业合作社的商家超20万,带动农户200多万。

  阿里巴巴内贸事业部运营总经理洛轩表示,首席科学家在1688开通种猪和猪精店,意味着建立农业实验室与中小微企业的直接对话,开启从找工厂到找科学家的新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