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收集保护、强化鉴定评价、健全体系机制、强化开发利用和完善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重点工作。
系统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在全省141个县(市、区)开展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全省共征集种质资源2866份、提交给接受单位2580份。征集的黄秋葵、野芝麻、野豌豆、野韭菜等72份材料经鉴定为稀有种质资源,其中赤城黑软谷被评为2019年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制定《河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渤海驴、太行鸡等保种场保种群不断扩大。
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开发支持力度。今年,河北省争取中央资金227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唐山市红鳍东方鲀种质资源场等项目建设。省级安排资金用于河北省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和辛集市节水小麦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推广,以及白洋淀、衡水湖等5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安排资金478万元,资助基于重测序的大豆抗花叶病毒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方向项目28项。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平台建设。2020年,获批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善建立了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河北省蔬菜种质创新与利用等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河北省棉花种子工程、河北省牛种质资源等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善建立节水小麦育种、谷子遗传资源改良与品种选育等一批工程研究中心。
加快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以小麦、优质棉、玉米、食用菌等14个种质资源创制为核心,加强种质资源创制和育种技术创新。雪川农业、国欣农研会等8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收集、创制玉米、棉花、马铃薯、小麦4种作物种质资源3600余份,培育新品种22个,获得新品种权13项。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种业科技专项中节水小麦、强筋小麦、杂交谷子等作物育种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三系杂交棉、高油酸花生、特色杂粮等居全国领先。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