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吉林省推广科学储粮 每年粮食减损至少8.6亿斤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09-28 字号: 收藏文章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积极开展“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粮安工程”“粮食安全保障调控与应急设施项目”“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将“促进粮食节约减损”作为项目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仅科学储粮一项,就使损失损耗率降低8个百分点,以此计算每年粮食减损至少8.6亿斤。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科技进步,粮食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供给能力增强,但粮食产后损失,包括收获环节和晾晒、烘干、储藏、运输、加工、消费环节的损失较大,特别是农户庭院储粮。据抽样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东北地区平均为10.2%。为改变这种情况,吉林省全面推广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实施农户安全储粮和科学储粮,相当于开发“无形粮田”,是“不耕耘的收获,不生产的增产”。自2009年开始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全省累计建设农户科学储粮仓48万套,总投资18.75亿元,分布在9个市(州)的50个县(市、区),并示范带动农户自制简易储粮装具150万套,占玉米种植户的73%。农户科学储粮仓具有通风、降水、防霉、防鼠、防雨水等功能,损失损耗率降到2%以内,损失损耗率降低8个百分点,以此计算每年粮食减损至少8.6亿斤。

  自2013年国家实施“粮安工程”“粮食安全保障调控与应急设施项目”以来,全省建设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及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18批1156个,总投资79.59亿元,新建仓容229.2亿斤,维修改造仓容85亿斤,使全省粮食标准仓容达到近600亿斤,收储条件明显改善,收储能力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了吉林省粮食流通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的变革,对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减少粮食流通损耗,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健全吉林省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优质粮食工程”子项之一,主要任务就是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的现有资源,建设一批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形成布局合理、需求匹配、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满足粮食产后处理需要的新型社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促进粮食提质升级、节粮减损。通过2018年和2019年的建设,全省已建成156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完成投资5.4亿元,年服务能力150亿斤以上,为农服务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累计市场化处理粮食443万吨,有效减少了粮食在储存、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损失,带动农民增收5亿元。今年将全部完成在产粮大县建设17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三年建设计划目标,并将督导各地加强服务和运营管理,以充分发挥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