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8月27日,河南省“三秋”农机化生产暨全程机械化推进现场会在民权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三秋”河南省计划投入各类农业机械450万台套以上,确保全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
“十三五”以来,河南省农机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河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2%,较2015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年底,河南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357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拥有拖拉机351万台、配套农具725万部、稻麦联合收割机20.9万台、精量播种机83.7万台,均居全国第一位;河南省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7094个,居全国第三位,农机社会化服务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组织好‘三秋’机械化生产既是秋粮丰收的保障,也是明年夏粮丰产的基础。”河南省农机技术中心主任凌中南表示,“三秋”机械化生产要突出抓好农机化生产组织,开展好农机化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根据计划,今年“三秋”期间河南省将投入各类农业机械450万台套以上,确保全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其中小麦机播率保持在98%以上、水稻机收率达到90%、玉米机收率保持在85%以上、花生机收率力争达到72%,机耕作业做到应耕尽耕,完成深松整地1300万亩以上。推动粮食烘干、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等再上新台阶。
在农机化试验示范和推广方面,河南省将加大花生机收和玉米籽粒机收推广力度。2019年花生机收率达到69%,今年力争达到72%。玉米机械籽粒收获是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方向。目前,河南省拥有比较成熟的作业机具和适宜的玉米品种,各地要加强技术指导,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在玉米规模种植区开展机械籽粒收获作业,解决玉米穗收后存在的存放难、脱粒难等问题,促进玉米收获降成本、提品质。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