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普洱市五举措打造乡村旅游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06-19 字号: 收藏文章

  近年来,普洱市采取五项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涌现出了高家寨、那柯里、老达保、景迈山等一批乡村旅游典型,乡村旅游已成为普洱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强化乡村旅游规划引领。编制了《普洱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0-2022)行动计划》《普洱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并印发实施,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程实施。思茅区南屏镇高家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命名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澜沧县糯扎渡镇雅口村、酒井乡勐根村、惠民镇芒景村,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勐梭镇秧洛村博航村民小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平寨村,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整董村被认定命名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村,为推动全市的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成功创建澜沧县老达保景区和景迈山茶林文化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推出了普洱茶之旅、咖啡之旅等乡村旅游线路,以及倚象山半山酒店、芒卡熙康·云舍健康度假酒店等乡村特色休闲度假养生产品。

  非遗助推乡村旅游。推出“茶山问乐”乡村非遗旅游线路,深受游客欢迎。挖掘普洱非遗特色菜系(美食),推出一批非遗旅游线路、景点和体验区,吸引游客品味乡村美食,体验乡村美景,拉动乡村消费需求。同时,组织在乡村旅游点开展非遗传承展示、非遗产品展销,并组织非遗产品、非遗节目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普洱民族歌舞沪上巡演、上海普洱版画艺术优秀作品交流展等活动,充分展示普洱非遗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全市已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人,命名市级非遗传承人59人,评定市级非遗项目20项。

  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联合京东旅游举行“山海经——普洱站”直播活动,与浙江舟山文旅部门连线直播,推介普洱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沪滇协作旅游扶贫,将乡村旅游点纳入疗休养线路,用好“一部手机游云南”大数据平台,进行“端午药根节”、澜沧扩塔节等节庆活动的直播,有效扩大普洱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培养乡村旅游发展人才。选派干部参加中国旅游集团在宁夏举办的旅游扶贫人才培训,邀请台湾亚太智库、亚太创新知识学院郑敏庆博士到普洱作民宿专题讲座,与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举办黄浦·普洱文化旅游人才交流培训班,组织各县(区)文化旅游扶贫带头人到市内外开展素质提升培训5次,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