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深加工资讯

复合茶饮料成饮料市场主力军 分享到 来源:转载 作者: 发布:2013-12-22 字号: 收藏文章

    日前公布的 《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明确,明年将对供婴幼儿食用的进口零售包装配方奶粉实施5%的暂定税率,比最惠国税率低了10个百分点。
  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今年以来上海海关关区包括奶粉在内的乳制品进口,已经出现大幅增加。优惠的税率政策,无疑将助推婴幼儿奶粉进口的增势。
  乳制品进口量价齐升
  包括奶粉在内,乳制品进口正呈现出“量价齐升”。上海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关区进口乳制品50.6万吨,同比增加43.6%;总价值19.3亿美元,增长47.7%;进口平均价格上涨2.9%。
  其中,11月份乳制品单月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3万吨,同比增加逾八成;当月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两成多。
  其中,最受关注的奶粉,今年前11个月进口23.3万吨,增加了51.8%,占同期上海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46%;进口均价为每吨5754.5美元,上涨5.4%。
  进口乳制品最主要的来源是新西兰、欧盟和美国。今年前11个月,上海海关关区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 19.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9.4%;自欧盟进口14万吨,占比27.7%;自美国进口8.4万吨,占比16.7%。
 人们对饮料需求已由最初的“解渴、好喝”逐渐转变为“健康、营养”。消费者健康意识与消费观念的改变导致了饮料市场结构的明显变化,以复合茶饮料为代表的无糖饮品销售连年上升,大有取代原来备受青睐的碳酸饮料和高糖饮料之势,成为饮料市场上的主力军。
  复合茶饮料零糖分零负担
  复合茶饮料是一类以茶叶和植(谷)物为原料,一同混合加工而成具有茶与植(谷)物混合风味及功效的液体饮料。与传统茶饮料最大的不同在于“糖”的含量上。
  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传统的绿茶、红茶等饮料为追求口感增加了糖分在饮料中的比重,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增加了人体对糖的摄入,增加了人体的代谢负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表明,我国大城市的中学生每天平均约摄入1200毫升饮料,其中,三分之二为可乐等含糖碳酸饮料。我国人群超重及肥胖的现象日益严重。近20年,我国大城市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率普遍上升了5~10倍。大洋彼岸的美国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在学校出售含糖饮料。同时,西弗吉尼亚和阿肯色州业已开始给含糖饮料加税。波士顿市更是严禁在市政府所组织的任何活动中销售、提供含糖饮料。
  对于复合茶饮料国内目前尚未明确相关标准,其配方的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以市售一款“私家茶”中添加的苦瓜提取物为例,就苦瓜提取物的安全和功能性问题,据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说,苦瓜是普通食物,苦瓜提取物是从苦瓜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是几种活性成分的总和,包括苦瓜多糖、苦瓜皂甙、生物碱等的综合提取产物,是纯天然的、安全的普通食品来源的原料。
  日本最早兴起复合茶饮风潮
  近一二十年来,日本研制出了品种繁多的复合茶制品,远远地走在其他产茶国的前面,并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早在2000年复合茶饮产量就达到近100万公斤,占茶饮市场的14,超越红茶、麦茶等单一茶饮,成为日本百姓最主要的保健饮品之一。目前日本主流的复合茶饮包括玄米茶、薏苡茶和苦荞麦茶。
  玄米茶由烘焙玄米与日本绿茶复合而成,因此玄米茶兼具了茶叶的保健功能与大米的营养价值,可以消除压力,使人放松心情,深受日本白领阶层的喜爱。玄米茶可以抑制兴奋,有利于缓解精神压力,所以在治疗失眠、改善精神症状等方面受到重视。此外玄米茶还具有降压降脂的作用,并能促进新陈代谢,所以最近被认为可以作为改善生活习惯病的一种食品,受到瞩目。更重要的还是由于玄米茶的卡路里很低,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2、B6等,更多的女性将其视为最佳的减肥食品。
  薏苡茶由薏米与绿茶混合制成,具有利尿、消炎、镇痛、提神等多种保健功效和美容美白功效,深得日本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苦荞麦茶由苦荞麦籽粒与叶芽混合制成。苦荞是谷类作物中唯一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的作物,有“五谷之王”的称号。由于它的独特保健和治疗功效,近年来世界苦荞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日本用现代科技对苦荞认识较早,是苦荞麦茶的消费大国,其中85%的苦荞麦原料进口自中国。
  韩国复合茶饮渐渐占据茶饮主流市场
  韩国的传统茶饮品市场中,绿茶饮料占据大部分份额,兼有根茶、谷物茶、水果茶等品类。2000年后,随着日本复合茶文化的传入,人们对复合茶饮加深了认知。同时一些消费者不习惯传统绿茶中特有的粗涩味道,因此为适应他们的口味要求而生产的复合茶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各绿茶饮料企业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复合茶市场,“大麦复合茶系列”、“减轻体重17茶”等复合茶饮渐渐占据茶饮主流市场。
  韩国的WOONGJIN食品可以说是韩国生产混合茶的开山鼻祖。该公司在2000年上市了大麦茶,这种茶中混有大麦、糙米、玉米须等原料;而且其味道清香,近年来销售出现明显增加。
  南洋乳业的“减轻体重17茶”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该产品中含有绿茶、荞麦、糙米等17种对身体有保健功能的天然原料,不分年龄老幼,都可以放心饮用。
  国内目前的无糖食品和复合茶饮料行业仍属萌芽阶段,大量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未来,复合茶饮料或将成为新时尚。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