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深加工资讯

新糖开始预售供给压力渐增 分享到 来源:转载 作者:焦阳 发布:2013-11-13 字号: 收藏文章

        进入11月以来,随着蔗糖主产区开榨糖厂越来越多,新蔗糖预售工作也陆续展开,加之北方甜菜糖生产已进入旺季,国内市场新糖、陈糖互相挤压的现象趋于明显,市场供给压力也逐渐增大,期现货糖价在近日则出现了同步小幅下滑态势。
 
  “截至昨日,广西已有9家糖厂开榨,日均压榨能力为6.6万吨,预计随着越来越多的糖厂开榨,到11月底国内糖市日均食糖产量将与日均销量基本持平,而进入12月后的日均产量将超过销量,届时糖市也将进入库存季节性增长期。”国泰君安期货白糖高级分析师周小球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据初步估算,到11月底全国食糖累计产量将达到90万—100万吨,到12月底累计产量将达到340万—350万吨。
 
  2012/2013榨季国内制糖业出现了大范围亏损,糖价的持续走低让很多制糖企业生存遇到了问题。为了降低食糖生产成本,2013/2014榨季国内各产区糖料收购价纷纷下调,但由于国内糖市供需形势依然严峻,估计糖料收购价的下调不但会降低食糖生产成本,还会打开糖价下跌的空间,同时还将使部分制糖企业产生不囤糖和尽早出售新糖的心理。
 
  据了解,本榨季广西地区甘蔗首付收购价格下调到了440元/吨,广东地区估计将下调到400元/吨,其他如云南、新疆、东北等地糖料收购价也出现了下调,估计全行业蔗糖的平均生产成本为5370元/吨。目前,国内现货糖价仍高于制糖成本。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市场预计现货价格仍有一定的下滑空间。
 
  近几日,部分大的制糖集团新糖报价有所下调,这引导糖市产销区现货糖价普遍走低。当前南宁地区陈糖报价在5400元/吨左右,当地新糖报价较陈糖升水70元/吨。由于需求不见起色,糖价走低并没有令市场购销活跃起来,新糖、陈糖虽然均在努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收效不大,部分拥有库存的贸易商只能加紧降价促销。
 
  截至目前,国储糖库存估计为600万吨,可以满足国内4个月的需求。从国内食糖产量、需求量和库存量的比例关系分析,2013/2014榨季国家大力收储的可能性不大,这意味着未来糖市出现政策性利多因素的概率不高,糖价的“政策底”会下移,国储糖轮出也将成为必然,届时还会对糖价造成冲击。
 
  “估计2013/2014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和进口量所形成的供应压力全部要由消费来消化,如果进口量过多或产量增幅较大,那么糖价前景不容乐观。”周小球说,生产成本对国内糖价的支撑并不是很强,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人力等成本的上升会支撑糖价值得商榷。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