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中国玉米供应链服务平台 三农服务 / Market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三农服务 > 三农资讯 > 三农详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聚焦粮食生产后备潜力区——西北地区被纳入粮食丰产工程专项实施区域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 发布:2025-04-01

  日前,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西北五省区18家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等单位参加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地区玉米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在兰州举行。据介绍,这是国家首次将西北地区纳入粮食丰产工程专项实施区域,标志着我国粮食产能提升由粮食主产区向后备潜力区延伸。

  西北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多元化突出区域,已成为我国除粮食主产区之外的战略后备区及潜力开发区。近年来,西北地区大力探索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机艺一体化、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风蚀沙化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以占全国10%的水资源和15%的粮食种植面积生产了全国12%的粮食总产量,创造了绿洲灌区及黄土旱塬玉米和小麦高产田,展示了西北地区粮食生产再上台阶的潜力,但大面积单产水平仍不足高产潜力水平的一半,主要是受制于干旱缺水、土壤瘠薄、寒旱逆境严重、抗旱丰产品种缺乏等因素制约。

  据介绍,针对西北地区玉米、小麦和油菜作物生产的区域布局、种植制度、生产现状和产业需求,该项目将集中开展抗旱节水丰产品种、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技术模式与配套体系、规模化应用场景建设等方面工作,打造长城沿线风沙灌区、黄土旱塬区、绿洲灌区、黄土高原旱地、黄土高原灌区集成示范区,玉米、小麦和油菜亩产分别提高100公斤、70公斤和30公斤,带动西北地区5000万亩小麦、玉米及河西制种玉米和油菜增产200万吨,为黄土高原和绿洲灌区粮仓建设提供样板与科技支撑。

  甘肃是西北地区粮食生产主要省份之一,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长”,粮食总产量1296.1万吨、单产318.2公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超过八成。作为项目实施的主战场之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将发挥好项目牵头单位的主责作用,做好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加强课题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提高项目实施绩效,做好知识产权和档案管理,加强项目成果凝练和示范推广,为西北地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样板,为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贡献西北力量。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将把项目研究成果纳入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以整建制推进县实施为着力点,带动均衡增产,将通过现代寒旱农业科技支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给予支持,使单产提升技术扩面提质增效,发挥规模效益。(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附件: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