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十月津南,秋高气爽,遍地金黄。日前,2024年天津小站稻开镰节在稻香源小站稻示范种植区启动。活动围绕农村新风貌、农民新形象、农业新模式展开,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落实“津农精品”品牌提质工程,传承小站稻文化,展示小站稻的丰收成果以及农文旅结合的发展新模式。
本次活动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津南区人民政府、天津食品集团主办,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津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承办,以“百年传承稻香情 喜迎丰收农旅兴”为主题,开展多种互动活动。
在开镰启动仪式上,舞狮表演者在锣鼓喧天中各展风姿,时而奋起、时而匍匐,精彩的表演拉开了活动的序幕。接踵而来的是津南区非遗文化节目《挠秧号子》,曲调悠扬,铿锵有力,唱出了喜庆丰收的新图景;小站镇传统花会中独有的表演形式舞花棍也登场亮相,舞者随着锣鼓点迈着整齐的舞步,手中的花棍上下翻飞,跳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随后,与会嘉宾走向舞台正前方的稻田,拿起手中的镰刀,共同为小站稻开镰。与此同时,两台收割机在稻香源小站稻示范种植区轰鸣作业,由此,小站稻丰收序曲拉开帷幕。
“2024年,津南区种植了5.8万余亩的小站稻。开镰后,收割期预计到11月中下旬结束。经过测算,亩产大概570公斤,总产量3万余吨。”津南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种植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4年我们围绕小站稻种植,在基质育秧、统防统治、超前空蘖、科学施肥等环节示范推广了多项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还能够提高水稻的口感,农户们非常认可。此外,我们在新品种引进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在小站镇试种了10余个新品种,收割以后将通过检测指标测算稻米品质。2025年将在这些品种中优中选优,推广新的品种。”
小站稻作为天津著名“土特产”,既是津南区的一张璀璨名片,也是天津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曾经,小站稻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享誉海内外。如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站稻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此次活动中,14家“津农精品”品牌企业展示出以小站稻、岳龙红甘薯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小站稻为基础衍生出的美食更是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
“我们2024年10月份跟日思小站稻进行了合作,用日思小站稻种植的津原U99大米独创了‘天津芙蓉蟹柳饭’,小站稻香、甜、糯的特点非常适合我们‘天津饭’的主题,现在在美团外卖上已经推出,可以说广受好评。”恒府2058餐饮有限公司客户经理王晓宇说。
津南本土品牌小站“有稻儿”米糕也来到现场,并带来了特别定制的米糕供游客品尝。“除了利用传统工艺发酵制作的米糕,我们还针对老人、孩子推出了一些低糖的定制款,还有的加入了蔬菜、水果等,这些全部都是用小站稻衍生出来的产品。”“有稻儿”米糕负责人魏乐乐说。
近年来,津南区致力于小站稻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着重在小站稻“源、种、魂”上下功夫、做文章,全面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全区种植面积由2018年的3万亩增至2024年的近6万亩。津原89、津原U99、金稻919、金稻939、津川1号等品种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小站稻优良品种覆盖率已达100%。同时,津南区积极拓展小站稻全产业链,围绕小站稻“种(子)、种(植)、管、收、运、储、加、销、消”九个环节,引入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国家级小站稻产业集群等项目,不断推动小站稻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并持续强化小站稻品牌宣传保护和推介力度,进一步推动小站稻产业与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促进小站稻产业提质、扩面、增效、惠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