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甘肃锚定“土特产”三字诀发展特色乡村产业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4-09-05 字号: 收藏文章

  “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使产业之间实现融合发展,锚定土、特、产三个字。”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日前在兰州表示,乡村产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坚守农业运行底层逻辑的前提,甘肃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乡村产业。

  第七届“甘肃·祁连山论坛”3日启幕。围绕新质生产力与甘肃发展新动能、甘肃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城乡融合与甘肃特色产业新优势、数实融合与甘肃数字产业集群打造、甘肃非公经济发展与金融力量的支持等重要议题,各界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在主题为“转型升级、产业兴省:城乡融合与甘肃特色产业新优势”的分论坛上,张红宇作主题报告表示,甘肃可从突出产业稳产保供功能、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创业、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等五方面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谈及乡村产业发展应该锚定的重要因素,张红宇提出,在做好将粮食安全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里的第一要务前提下,锚定土、特、产三个字。“一方水土养一方产品,叫土;别的地方没有,而我有的,叫特。”

  张红宇说,最关键的文章是产,如何做成一个大产业,至关重要。他以甘肃近年来在制种产业领域发展为例说明,不仅在制种产业,苹果、土豆、牛羊、蔬菜、药材等产业,甘肃都大有可为,要思考哪些产业要做出全产业链上千亿增加值的贡献,哪些产业上百亿、上十亿。这里的“产”,是集群化、区域性的概念,是增加GDP、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概念。

  产业要发展,要注重生产、流通的问题。张红宇表示,甘肃在加工环节有所欠缺,因此,要加强培育产业链,强化冷链物流设施,利用数字经济做好产业文章。

  张红宇建议,要依托各地多元的乡村资源禀赋,建立与城市产业科学分工、优势互补、结构优化、分工有序、协调共赢的新格局,发展特色产业。突出产业稳产保供功能,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同时,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林牧渔产业发展基础,聚焦有乡村资源优势的成长性产业,争取在延链、补链、强链等方面有所作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并推动改造升级,建立适合县域发展水平的消费品和农资流通网络;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创业,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和充分就业要求;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城乡一体规划布局。

  “甘肃·祁连山论坛”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社甘肃分社、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共同举办,创立于2018年,已连续举办六届。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