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以花为媒 激活“美丽经济”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4-04-16 字号: 收藏文章

  春有约,花不误。

  随着天气转暖,全省各地各种赏花节会次第举办,兰州什川的梨花、临夏唐汪的杏花、天水秦安的桃花……吸引了众多游客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魅力。

  最为重要的是,各地各展所长,通过创新举办多样的赏花活动,丰富文旅业态,拉长产业链条,推动“美丽经济”繁荣绽放。

  花香引客“热”

  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十里桃花香。4月中旬,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的秦安县迎来了桃花季,万亩桃花竞相开放,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秦安县刘坪镇秦洼村的桃花迫不及待地释放出第一波“春天花讯”,陆续绽放吐蕊。一片片桃花林间,一株株灿烂而又俏丽的桃花开得热烈奔放。春风徐来,“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境扑面而来。前来观赏的行人不由得慢下脚步,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一年一度蟠桃宴,羲里娲乡款众仙。天上佳肴味已腻,思凡王母到秦安。’一直听说秦安蜜桃甲天下,文人墨客笔下浪漫的传说也让我们很向往,这次专门过来看看桃花盛开的地方。”来自山西太原市的游客于小慧笑着说,正好赏完桃花再去尝尝热辣滚烫的天水麻辣烫。

  人间最美四月天,踏春赏花正当时。

  在陇南成县,进入4月,7万余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吸引八方游客踏青赏花,感受田园醉人的春色,找寻“诗与远方”。

  在“陇上杏花第一村”——东乡县唐汪镇,自4月2日“2024年东乡县唐汪杏花旅游节”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欣赏美丽的杏花和独特的丹霞景观。春天的唐汪川,美得像一幅画,置身花海间,好像走进了诗情画卷,前来赏花的游客在杏园里驻足拍照,流连忘返。

  赋能文旅“融”

  不仅秦安桃园人气火爆,4月10日开启的皋兰县什川古梨园也是热闹非凡。

  “当前全镇梨花已进入最佳观赏期,梨花如雪梨园如画,香飘十里。”皋兰县什川镇镇长刘义勇介绍,今年的“梨韵什川·魅力皋兰”梨花会暨重点项目推介活动,就是以花为媒、以会赋能,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全方位展示皋兰林果产业、文化旅游、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成果,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4月13日一大早,兰州市民朱芮娜带着家人来到梨园赏花踏青。“知道今天梨园搞活动,趁着休假赶紧带家人来感受一下乡村风情、梨园风物。”朱芮娜说。

  走进梨园,一朵朵、一簇簇洁白素雅的梨花晶莹似玉,层层叠叠挂满枝条。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闻香而来的蜜蜂与梨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拍照。

  记者了解到,随着梨园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加之节会的宣传引流,“皋兰什川古梨园”不仅荣登近期各平台TOP榜单,还在首个周末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游玩体验,皋兰县对梨园景区内的农家乐及公共场所进行了提升改造。同时,各景点还将梨花与国风、科技等潮流元素深度融合,创新推出非遗体验、定点演绎等活动,提升游园赏花的参与感、新鲜感和趣味性。”刘义勇说,节会期间还将在梨海天园农家乐等地打造梨园麻辣烫集市,推出本地软儿梨、热果梨、灰豆子等特色小吃,更好满足游客需求。

  拓展产业“链”

  春风拂过,陇原大地繁花似锦,掀起春日旅游热潮。各地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做强赏花品牌效应,延长赏花产业链,为消费注入新动能,让春日“颜值”变为经济“产值”。

  皋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华表示,近年来,皋兰县聚焦“世界第一古梨园”特色优势,强产业、兴文化、创品牌,奋力蹚出了一条以花为媒、融合办会的路子。进一步丰富梨花会的内涵和外延,拓展项目招商路径,努力实现“1+1>2”的效果。

  与皋兰梨花会间隔2天开启的秦安桃花会,也是充分利用节会平台,线上和线下全力宣传推介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数字显示,2024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园当日,秦安县接待游客6.2万人次,到刘坪镇主景区赏花4.2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1.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1.2%,游客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秦安桃花会已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赏花游”产品,在提高蜜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扩展了桃园产业链,促进了村民增收。

  东乡县则充分挖掘本地美食、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资源,全力带动东乡文旅大提升。

  据了解,唐汪镇杏树种植面积6500多亩,每年4月左右开花,7月初杏子成熟。2024年预计杏子产量能达到3000多吨,唐汪镇共有杏树种植、树苗栽培合作社9家,杏子销售、加工合作社3家,形成了集杏子筛选加工、休闲采摘、电商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东乡县依托丰富的山川、杏林、丹霞地貌、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提升了唐汪镇“陇上杏花第一村”旅游品牌,休闲、采摘、观光、庭院等于一体的林下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