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四川鱼子酱火爆背后农产品需主动“出圈”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4-01-12 字号: 收藏文章

  从广西砂糖橘和黑龙江蔓越莓的双向奔赴,到四川鱼子酱的火爆出圈。近日,在“尔滨”与全国各地“掏家底”式赠礼互动中,一众特优农产品火了!

  网友们用“出人意料”“没想到”表达感受,而细细品来,记者发现黑龙江的蔓越莓、四川的鱼子酱、山西的大闸蟹等,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反差感。例如鱼子酱和四川联系在一起,让人觉得很诧异。

  其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俄罗斯、伊朗等传统鱼子酱大国,因过度捕捞、野生动物保护等原因,野生资源枯竭。中国人工养殖迎来契机,鱼子酱世界产业版图逐步向中国转移。近十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产地,而四川雅安占据了全球鱼子酱12%的市场份额,但“鱼子酱国内造”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从饮食文化上来看,国内没有吃鱼子酱的传统,作为全球三大顶奢食材之首,国内鱼子酱目前还是以出口外销为主,因此即便产业版图转移到国内,鱼子酱品牌在国内市场仍未叫响。

  除了生产端与消费端脱节,造成信息差之外,农产品品牌营销上缺乏破圈的思维,也是导致“鱼子酱”品牌“藏在深闺”的原因。在大众的持续追踪和关注下,各地拉开“农业大摸底”序幕。更多的农产品品牌,借助这波流量获取更大的曝光度。但能否转流量为品牌的正向宣传,则是各地需要谨慎“出招”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这次四川鱼子酱、黑龙江蔓越莓等农产品品牌的出圈,也给各地政府、企业品牌营销、发展新兴产业等提供思路。一方面,不能光埋头苦练内功,更要多上“擂台”亮招,增加圈外曝光度;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积极进行产业转型,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新兴朝阳产业,积蓄力量,等待破圈机会到来。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