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生态渔业已成一支劲旅 ——江西千亿渔业产业发展观察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3-12-15 字号: 收藏文章

  在赣中,一个万安鱼头鲜天下。一条万安鱼“领游”出一条产业链。到2025年,万安全县生态鱼产值有望达到8亿元以上。  

  在赣北,一条有机鱼游出仙女湖。新余仙女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丰富的鱼类资源,仙女湖渔业养殖产量年均在400万斤左右,产品畅销到全国各地。 

  在赣南,一泓清水孕育富硒生态鱼产业链。“阳明湖”生态鱼品牌响彻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这只是江西省生态渔业发展的缩影。江西各地持续做好显山露水文章,依托丰富的水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渔业,不断做大做特一产、做强做深二产、做优做活三产,力促生态渔业产业链“链”接千家万户,让生态渔业成为江西千亿渔业产业的一支劲旅。 

  大水面生态渔业 

  龙头引领链条延伸 

  江西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和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总面积2500万亩,约占全国内陆水域面积的9.34%,是内陆渔业大省。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总体要求,江西全省各湖库属地管理部门开展了大水面的“三网”专项整治,累计清理湖泊水库围网8.94万亩、围栏6.04万亩、网箱250.69万平方米。随着大水面集约化养殖时代基本退出,江西省各级渔业部门转变发展理念,创新了大水面“牧渔养水”绿色生态渔业等一批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坚持生态为先、提倡绿色发展”成为发展生态渔业的关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负责人詹书品认为,在所辖的中小型山塘、水库经营管理上,库区水生生态环境稳定为主,渔业生产经济效益为辅。在大型湖库等大水面资源的经营管理上,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生态渔业,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江西省坚持生态开发,分类经营。对适宜发展渔业的水库,多采用单一水体独立经营,承包给本地渔民发展养殖业;对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水域环境良好、鱼类等水产经济动物品种繁多的水库,由于投资量较大,多数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客商投资经营生产;对于水面辽阔、水质营养、环境秀美的大水面湖泊资源,由政府组建专门机构来维护所辖水域社会治安,并承包给大型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以仙女湖、军山湖、庐山西海为代表的大水面湖泊养殖多以化零为整的方式,委托龙头企业或者国有公司进行管理。 

  仙女湖是“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汇聚了奇峰、森林、岛屿、曲水于一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丰富的鱼类资源。早年,生活在仙女湖附近的村民大多以捕鱼为生,但由于不科学的养殖和捕捞方式,当地的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过去的养殖模式以库湾拦网养鱼为主,由于拦网的原因,仙女湖主流各水系就不能相通,形成了死水养鱼的格局。”江西仙女湖渔业公司副总经理、仙女湖渔乐园董事长万金平说,为保护仙女湖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余市成立江西仙女湖渔业有限公司,对仙女湖8万亩水面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品牌,发展净水养鱼、碳汇有机渔业,严格实行“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 

  为了能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仙女湖渔业公司采取了改良捕捞方法、错开捕捞时间等措施,既不降低水质,又收获了不错的产量。万金平告诉记者:“通过采取自然养殖的方式,现在的渔业养殖产量年均在400万斤左右,产品卖到全国各大城市。” 

  绿色休闲渔业 

  渔旅融合提质增效 

  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开发,涉及周边千家万户的渔民,形势复杂。为保障产业平稳发展,维护渔区社会和谐稳定,江西省推动以行业龙头企业作为经营主体,采取入股、就业、渔船和捕捞工具回收等方式,促进渔民就业,妥善解决部分渔民退捕上岸问题。同时发展大水面旅游观光、垂钓等休闲渔业,为周边带来了就业机会,日常巡湖、生产管理、后勤管理、捕捞作业、运输和销售等带动周边农(渔)民发家致富。 

  江西在确保大水面绿色发展的同时,通过打造渔业品牌,实现提质增效、优质优价。同时充分挖掘当地文化主题与内涵,利用水域为载体,创立各种山水名人意境,与休闲、旅游、运动等建立三产融合,延长水域产业链。 

  在九江,庐山西海注册“水牧渔业”“西海博鱼”“个山养珍”商标,与深圳优集生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通跨境水产品贸易,组建互联网营销体系,打造高端生态食品“O2O”产销服务平台。在进行生态养殖、加工流通、品牌营销的同时,正积极探索以“个山”为主题的“渔文旅”相结合的全产业链模式。 

  在崇义,以建设崇义阳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形式,开展湖区“牧渔养水”绿色生态渔业的开发,在世界范围内引进高级钓鱼俱乐部及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发展休闲渔业、旅游观光、名人文化、水上运动等产业。 

  在上犹,休闲渔业正蓬勃发展。“一江清水秀美、两岸青山叠翠”是上犹最鲜活的写照。上犹县拥有龙潭湖、阳明湖、南湖、仙人湖、罗边湖五大湖泊,形成了“一江连五湖、一线串五珠”壮美景观,造就了上犹12.6万亩的库区水域面,多达62种肉质鲜美的生态鱼在江中来回游弋,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发展休闲垂钓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今年秋季,中国·上犹全国职业俱乐部百万联盟“沃鼎杯”钓鱼拉力赛在上犹县阳明国际垂钓基地举行。上犹以渔为媒,以赛促旅,体旅结合,通过“生态+赛事+旅游”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加速拓展以渔文化、鱼产业为主题的旅游业态,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发展优势、品牌优势,围绕鱼产业着力构建以生态休闲、户外运动、康养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建成了国内环境最好、硬件设施最好的场地之一——阳明国际垂钓基地。 

  截至目前,阳明国际垂钓基地已举办赛事160余场,吸引来自全国33个省(区、市)近4000名职业钓手到场参赛。随着陆续开展的赛事,不仅打响“梦里水乡、美丽上犹”旅游品牌,更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促进了该县休闲体育和文旅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江西全省休闲渔业产值已达28.5亿元,创建了28个国家级、22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