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南繁是利用我国南方特别是海南岛南部地区冬春季气候温暖的优势条件,将夏季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育种材料,于冬春季节在南方再种植一季或者两季的农作物育种方式。通过加代选育,可使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周期缩短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所以,南繁也成为我国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对保障粮食安全、缩短农作物育种周期、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培育科研育种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南繁工作始于1975年。多年来,重庆第一个达国颁二级优质稻标准的优质杂交稻品种“渝香203”、第一个杂交粳稻品种“热粳优35”、第一个青贮玉米新品种“渝青玉3号”等一大批重大品种,几乎都是通过本地高温伏旱区与海南南繁穿梭育种获得。
由于大部分南繁科研基地用地都是从农户手中租赁而来,随着海南的建设发展,用地矛盾逐渐显现。
为确保南繁育种工作开展,近年来,国家对南繁科研基地进行保护,设立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其中设置核心区,用类似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的用途管制,确保南繁用地的稳定性。
据悉,目前重庆参与南繁的科研院所、企业有市种子站、市农科院、西南大学、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大学、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等近20家,现有长期固定南繁基地7个,总面积1088亩。加上各单位每年临时租用土地,每年全市南繁用地总规模约2000亩。
此次,重庆挂牌南繁育种核心区的两个基地分别是市种子站的南繁南鉴基地、占地213亩,市农科院玉米所的育种基地、占地102亩。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将按照市种业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借鉴浙江等省份南繁工作的先进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加速提升基地建设,把南繁基地建成高标准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速南繁科研创新进程,助力重庆种业早日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