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今年粪肥收集处理了多少?”“技术运用如何?”近日,在湖南省醴陵市李畋镇洪源村泰河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醴陵市耕地质量与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李江林和同事一起,正在检查合作社绿色种养循环技术应用情况。
今年,醴陵市在全市示范推广10万亩绿色种养循环技术。该市精心遴选了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并确定了技术服务组,从粪肥收集、运输、处理和还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推动技术落实到位,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
检查组采取查看资料、现场检查和抽查农户等形式,全面了解台账建立、监测点和示范片建设、宣传培训、长效机制创建、实施效果及农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并量分打分。
“今年合作社的3510亩果园没施过化肥,施的全部都是粪肥,黄桃产量比去年高了10%,而且口味更好了,上海、广州和杭州等地的销量比去年多了1万多公斤!”合作社负责人曾宪兵激动地说,合作社计划在当地1.4万多亩水稻和果树种植区进行示范推广。今年以来,合作社共收集处理粪污8660吨,通过发酵处理后,粪肥还田面积达到7300亩,既为养猪户解决了粪污处理的难题,又为改良土壤肥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助力。
“在合作社指导下,我的早稻丰收了!”当地种植大户杨如彬对绿色种养循环技术非常满意,他希望合作社明年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堆肥场的环境卫生还有待加强,档案资料还要进一步完善。”检查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指导意见,并提出建议,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既要保证推广进度,更要保证服务质量。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