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中粮视点】生猪:对于近期思考的回顾总结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3-05-24 字号: 收藏文章

  摘要

  距离2023年春季策略报告成文已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当时的报告中,我们认为“未来半年生猪行业将处于产能恢复和需求复苏的大背景下。如果猪病没有超预期的爆发,未来半年可能看不到十分尖锐的大供需矛盾,猪价整体将会呈现出宽幅震荡的走势。但市场预期的摆动可能会将短期矛盾激化从而产生大的预期偏差。”我们在报告中从三月份屠宰量出发,认为三月的屠宰量的增长大概率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而非基数性问题,并给出了后续验证的逻辑归口。但后续基本面的变化,逐渐在向着基数性问题的方向演化,并且消费端的发展也低于前期对于消费复苏预期,我们在后期的文章中逐渐对前期的假设进行了修正。

  回到今年的年初,节前的压栏和二育的大猪在不断出栏,春节前理论的旺季消费被新冠确诊的增多所打断,当时市场处于深度悲观的情绪中,在调研交流的过程中听到比较多的是“猪多”。但“猪多”是具有很强模糊色彩的:猪多有没有持续性;猪多是相对于一个什么样的需求环境;市场的定价是否是真实供需的反映?

  春节后,我们看到了低冻品库存,前期压栏猪的大量释放,和年后一个相对强劲的消费。此外,在2022年6月中旬以后猪价的高位运行,让我们是有理由相信产能基数是偏低的,只不过产能的基数被短期高活体库存的表象掩盖了。在2月东北地区的调研,我们发现自繁自养散户短期可出栏的足重猪是不多的。因此,在《辽中地区调研总结》,我们对于二季度是给出了一个偏乐观的判断的。那么,如果二月份的乐观是对的,那么三月份我们理应期待宰量的下滑,以及现货价格的上涨,一方面去印证活体库存的出清,另一方面去印证终端消费的可持续性。

  但三月份我们看到的情况和前期的判断是相反的,三月的屠宰量超预期的高,并且需求端的表现不增反降。因此,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三月的宰量是结构性的问题,还是一个趋势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春季报告《生猪: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中给出了几个不确定:“①实际产能基数到底如何?②前期大猪库存积压了多少?③冬季的ASF等疾病造成了多少的损失?④2022年4月前后有多少的肥转母?”,后面的三个重要数据归口:屠宰量、价格、出栏均重。包括消费的问题,3月份消费端的表现要弱于2月份表现,一方面减掉了一些冻品入库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了3月份甲流疫情的多发,3月份的消费下滑是不是也是阶段性的呢?但不论三月份的弱势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还是一个趋势性问题,最起码说明了短期的压力是超预期的,哪怕后面是乐观的,短期的悲观也是不能跳过的,并且短期的悲观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方面会延后行情反转的时点,另一方面会削弱行情反转的高度。

  四月之后更多的是前期怀疑的印证,四月体重的和屠宰数据说明了前期积压大猪难以去化,并且前期猪病的情况是不及预期的。此外,调研到的一些集团企业的饲料销量情况,未来半年的存栏猪数量整体也是充足的。此外,四月中旬的二次育肥也是一个测试过程,市场的供需环境对于投机性生产不敏感,并且散户的现金流比前期预期的要充裕。四月份整体是一个由多转空的过程,不论存栏基数的增加究竟是由母猪去化不及预期,还是MSY的提升所引起的,猪多的逻辑是在不断被印证的。

  五月更多的是反转逻辑的强化,四月份思路的转变提供了一个比较大的确定性,远月的高升水是不对的。即使后期的行情有反弹,也不应该按照供需紧张的模式来定价。此外,五一期间生猪市场的消费与新闻中旅游火爆的状态大相径庭,四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也偏弱势,后期对于消费的判断也逐渐趋于谨慎。但5月份的不确定更多地来源于近端,我们在《产能恢复基数已初步验证》提到了,“当前中期的核心矛盾为产能基数的恢复,在进入到四季度去验证前期能繁母猪产能去化的逻辑之前,未来的生猪供给头数会大方向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短期来看,5月份我们要观察的重点是前期新生仔猪数下降,以及前期冬季仔猪损失对于存栏基数的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期预期的5月猪价反弹基本没有出现,前期对于仔猪问题的假设持续没有得到印证。我们在最新的文章中《短期去库存逻辑仍占主导》中提到,我们在前期看到的未知因素的确定性在增强:之前无法判断“仔猪因素带来的基数减量”和“去库存”逻辑谁的权重更高,逐渐向以“去库存+需求端不及预期”为核心因素的方向开始切换。近期盘面近月合约开始破位,未来仍有挤升水的空间。其余逻辑细节可以参考近期文章具体内容。

  文章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